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生态智慧的思想范式 ——评《生态文明十五讲》

时间:2016-08-15 14:31来源: 未知作者:周国文 朱虹遇

字号:TT
    在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已 经趋向饱和的今天,生态日渐规范 着人们的日常思维导向和行为方式。 人们更倾向于吃“生态”的果蔬,住 相对“生态”的房子,选择较为“生 态”的出行方式。生态不仅是一个名 词,更是一个包含着健康、可持续、 与自然和谐之意的形容词。生态一词 的渐入人心,不仅得益于不同地域 的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反思, 也得益于对悠久而丰富的生态思想 智慧的挖掘与弘扬。尤其在崇尚“天 人合一”的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的美好愿景从古至今流淌于人们的 血脉之中。面对今天严峻的生态环境 形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推进, 生态思想智慧的总结与传播显得尤 为必要和迫切。
    《生态文明十五讲》是一本跨 学科著作,以专题的形式探讨经济 学、社会学、哲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描 绘出了生态文明全方位融入人类社 会生产生活的宏伟蓝图。该书通过对 能源革命、建筑节能、环境材料、绿 色制造和工业园区生态化的研究, 探讨了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技术; 通过对生态经济和环境法学的研 究,探讨了建设生态文明所必须的制 度变革;通过对生态学、生态艺术设 计、环境史和生态哲学的研究,探讨 了建设生态文明所必须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是一个文明形 态,一个文明的出现必然涉及到了整 个人类社会的变革,同时也就涉及到 了所有关乎人类发展的学科。它必然 是一张大网,想要全面了解就需要各 个学科穿插交融,辨证讨论。该书把 各学科的理论与生态文明的实践关 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分析,并根据 “研究关系-分析现状-探讨未来” 的脉络来思考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 征,多元包容,深刻厚重。
    生态文明反映了对现代工业社 会的整体性反思,它既离不开建立在 物质条件上的人类自身生存状况的 改善,也更需要人类以和谐的方式 更深度地融入自然。在该书第一讲中, 钱易院士认为:“工业发展所带来的 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是人类在欢 庆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所 带来的好生活受到的当头一棒,它使 人类惊醒,激发了人类的思考,经 过长期反复的争论和工作,终于催生 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钱 院士讨论了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实质,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发展 战略两者的差异,同时也概括了生态 文明建设的国际现状和我国的政策 安排。“根据生态文明的原理和经济 发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不同领域通过 多种途径进行”,钱院士主要从六个 领域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宏观的分析, 最后也描述了我国社会全面进行生 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方向。
    能源问题与低碳环保成为时下 热点,由何建坤教授执笔的第二讲 围绕能源革命展开论述,阐述了我国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所需要的 前瞻性战略部署。“能源革命”是在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而 气候变化又是21 世纪的人类面对 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是学术界研 究的热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气候变 化治理中,通过外交协商谈判途径来 共同解决气候问题也使得气候外交 逐渐凸显出来。“气候外交是各类国 际行为主体解决全球变化问题所采 取的一种全球治理行动”。在全球 环境治理的大趋势下,中美发表了《中 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制订了2020 年的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必须 各国共同努力,少数国家难以独当大 任,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气候变化 谈判不应是零和博弈,更不是囚徒 困境”,故气候变化问题应该是所有 国家共同来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进 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人民生活的 幸福度不应下降,注意避免经济增长 一提速,环境质量降下来的状况,使 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地走上快车道。
    毕竟在保持人民生活水平稳步 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才 是明智之举,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 蹴而就,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务必 要制定短期与长期目标并交错实行。 倪维斗教授在第三讲“煤炭清洁高 效低碳发展之路”中提出实现煤炭 的清洁高效低碳转化是重中之重。 这就是我们目前制定的短期目标之 一:在寻找新型的清洁能源周期过长 的前提下,将现有的绿色科技发展 进一步深化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层 面的确是明智的选择。当然,如此“双 管齐下”并非是“二十四般武艺样样 疏松”,这就好比感冒发烧,首先得 用紧急措施吃退烧药将体温降下来, 再去针对根本的流感病毒问题去加 以治疗,只有从实际出发开出短期和 长期目标交错并行的药方最为科学。
    《易经》中提出“形而上者谓之 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论是第二 讲的能源革命,还是第五讲与第六 讲所分别提出的建筑节能、环境材 料等,均为建设生态文明所必须的 技术,也即“器”。该书的后半部分 则侧重于对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 进行阐释,从而进入“道”的层次。 卢风教授执笔的第十五讲中提到了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问题,“人们已经 习惯于大量生产条件下的大量消费和 随意抛弃”。而到了工业文明,情况 就大不相同了。以英国为例,英国发 生的工业革命,究其最根本原因还在 于“迅速增加的人口始终对英国的 经济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通 过技术创新,以应付有限的资源以 及旧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过快增 加的人口压力”。人类找到了石油煤 炭这种矿产资源,如果像一个中了彩 票头奖的穷小子,满足于自身吃饱喝 足的需求,那是非常短视的。
    人类的目光只有放到可持续发 展上才是正路,无节制的发展毕竟 只是权宜之计,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 续发展不可动摇的大趋势。这其中当 然也穿插着对人类中心主义道德观、 非生态主义价值论等等哲学上的反 思,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的还是 以奢侈浪费观念所导致的人与自然 的矛盾。卢风教授认为:“长期以来, 正统哲学坚决拒斥不可知论,坚持世 界可知论。但完全可知论只是现代 人的独断信念。”完全可知论把理性 推向顶峰,带有强烈的西方特色。中 国儒家哲学所说的天人合一,和谐 共处的概念也许更适合成为生态文 明新时代的主流观念,一味追求速 度而不追求内涵的发展正是现阶段 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正在逐步向内涵 式发展转型,在经济新常态的格局 下致力于绿色发展,对于生态文明 建设大为有利。在全书的最后,在哲 学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思辨,体现了 编者对人类家园的人文关怀。
    这本书浓缩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生态智慧精华,从技术到制度再到 哲学与艺术,面面观照,层层递进, 展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 回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每一个 进行总结归纳的节点都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生态文明十五讲》从自 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叉的角 度梳理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与观念,站 在生态社会进步的前沿展示了丰富 的思想图谱,对于培养生态公民,深 入探索生态文明的进步具有指导意 义。生态智慧作为思想范式的出现 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因此不 可动摇地发现阐释与有效传播生态 智慧已经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生态 文明的根本趋向。
    (周国文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虹遇系北京 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学生。本文受北京 林业大学2015 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 目资助,项目编号为:HXKC15037)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