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召唤:敬畏与遵从

时间:2018-11-21 11:18来源: 未知作者:冯应馨

字号:TT
     时隔13 年,人们又可以在大屏幕上观赏身穿优雅燕尾服的帝企鹅家族的生活日记。法国导演吕克·雅盖拍摄的《帝企鹅日记2:召唤》于今年10 月在中国上映。不过,可惜的是,第二部的企鹅日记并不像13 年前那般惊艳,博得满堂彩。

经典难超越,新作也有亮点
    观众的槽点大约有三:一、叙事结构散乱,倒序倒序再倒序的生硬过渡,使观影过程很不顺畅,影片中不时出现的“让我们回到三个月前”的类似提示,很是突兀。二、全片仅有一个话外音的处理方式, 让人声成为画面的解说,既产生了距感也显得平淡,13 年前惟妙惟肖的人声模拟让人们眼前一亮,新一季人们期待更多的还是帝企鹅家族有趣的故事而不是知识的讲解。三、新意不足,13 年前摄制组在南极驻扎13 个月,横空出世的《帝企鹅日记》为人们揭开了冰雪大陆的神秘面纱,笔者至今还对第一次看到帝企鹅家族一摇一摆的迁徙长队印象深刻。《召唤》采用最新的无人飞行器与水下摄影机,拍摄视角从冰川延伸到海面之下,画面更加壮美,但内容上却并未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
    客观评价,虽然难以超越前作,但《召唤》仍称得上是一部良心制作的自然纪录片。科技飞速发展的13 年之后,观众在4K高清屏幕上重会老友,欣赏一个清晰到纤毫毕现的帝企鹅家族,仍不失为一种享受。
     13 年后,导演在高清摄像技术的加持下营造出了一个更加细腻、更加美妙的童话王国。王国主人便是这憨态可掬又优雅有礼的帝企鹅,不论日升日落,他们不慌不忙地迁徙、交友、繁殖、育儿,不慌不忙地在寒风呼啸的白雪王国中踽踽前行,遵从生命的召唤。
    帝企鹅身高约1.2 米,最大体重约40 公斤,一年“结婚”一次。企鹅妈妈只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下一次蛋,企鹅爸爸负责孵化。在接下来的9个星期, 企鹅妈妈穿越大陆去海里捕食恢复身体,企鹅爸爸则几乎不进食,完全依靠储存在胃里的食物和储备在身体里的脂肪挨过漫长的冬季。如遇“粮荒”, 企鹅爸爸会主动吞食含有抗菌化合物丙烯酸的浮游生物,以减缓食物消化, 增加食物保质期。小企鹅出生后,企鹅爸爸还要从自己的食管中挤出食物哺育宝宝。企鹅妈妈会在小企鹅出生后不久赶回来照顾宝宝,筋疲力尽的企鹅爸爸则重返大海饱餐一顿。
    新一季《召唤》中,雌企鹅争风吃醋时挥舞着短小翅膀的高频攻击, 刚刚破壳的小企鹅从育儿袋中微微探头的瑟缩,企鹅宝宝粘着爸爸不愿独自出门时的痞萌,成年企鹅从海里的一跃而起镜头等,也将成为这一年的经典画面。

敬畏冰雪大陆,留美景召唤希望
    时光荏苒,在同样的一片白色荒原下,不变的是帝企鹅家族周而复始的漫长旅程与默默的守候,但屏幕之外, 却并不是一如既往的岁月静好,帝企鹅的生存环境已不再如从前那般纯净。
    自1991 年初次踏上南极大陆起, 导演吕克·雅盖平均每三四年就会回去一次,但在2017 年拍摄影片期间, 他第一次经历了南极的雨。小企鹅的羽毛没有发育成熟,雨滴落在身上, 几秒之内就结成了冰,导演亲眼见到大批小企鹅被冻死。
    另外,帝企鹅通常选择坚固的陆缘冰作为繁殖基地。但是,近来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很多常规的繁殖基地变得很不稳定,一些帝企鹅改在陡峭的冰悬崖、冰架上建立领地。2013 年, 科学家就曾在冰障湾和拉森C 冰架上发现两处帝企鹅领地。据德国海冰门户平台的统计,南极在2016 年初的海冰面积就已经创下了38 年以来卫星记录的新低。
    爬上高处,对企鹅来说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环境适应策略,但若海冰继续消融,效果显然不理想。甚至有科学家断言:帝企鹅或将在50 年内灭绝。今年夏天,北极一度达到32OC 高温, 骨瘦嶙峋的北极熊,瑞典最高峰因冰川融化而消失,或许佐证了科学家的推断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初,国家海洋局发布消息, 正在执行我国第34 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此外还有公益组织称在南极看到了“各种各样来自水产捕捞业的垃圾,浮标、渔网和防水布漂流于冰块之间”。人类活动对于南极荒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近年来极地旅游人数的暴增也加重了南极生态的负担。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统计,2017 全年,共计有41996 名游客从海上抵达南极,与2016 年相比上涨16%。其中, 中国的南极旅游人数从2008 年的不到100 人次,至2017 年已上涨至5300 人次,增长超50 倍。
    旅游人数的增长,打破了南极仅对政府和科考专业人员开放的格局, 让公众也有参与机会,形成了和平利用南极的新方式。不过,虽然南极旅游业仍然坚守着几近严苛的环保、安全规范,但是,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油泄漏和污染物排放、旅游者产生的废物垃圾以及密集人流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干扰,都会给极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和潜在影响。资深极地保护专家、野声地球教育创始人姚松乔就曾呼吁:“极地旅游不是打卡消费。” 她认为,极地旅游的过程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去过极地的人都应该成为一个环保使者。
    南极大陆是整个世界的共有财富, 科研、观光、电影拍摄……不论何种欣赏方式,我们都应该尊重并遵从这个纯净世界的自然规律,心怀敬畏的踏上这块大陆,来过,却不留下一点痕迹,只让美丽的风景停在心里,召唤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