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国内垃圾填埋场管理现状和建议

时间:2019-03-20 15:39来源: 未知作者:刘琪

字号:TT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大,生活垃圾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逐步提升,建成了一大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条件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消纳生活垃圾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也是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链条上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量都在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中占比很大。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的应用在东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约有50%的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 垃圾焚烧已在东部地区“站稳脚跟”;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仍有约超过70%的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在城镇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我国城镇生活垃圾超过60%以上使用填埋处理方式,其中县城生活垃圾超过80%进行填埋处理。
    虽然在我国,传统生活垃圾填埋有着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十几项国家标准规范及十几项外围辅助规范规程,从填埋场投资、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均给出了严格规定,从政策以及技术层面上来看,生活垃圾填埋场发展至今,已成为相当成熟的、标准化的技术产品。相对于其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填埋有技术成熟、作业相对简单等优势。但是由于我国不协调、不充分发展的基本国情,非正规填埋场、未按标准建设防渗设施等的填埋场以及封场后未经严格维护的填埋场的存在,对填埋场周边的大气、水、土壤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隐患。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问题

    非正规填埋场数量多、摸底不完善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是指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垃圾填埋场,未设有完善的防渗措施和覆盖导气系统,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在《“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存量垃圾治理被首次写入建设任务,说明我国对垃圾存量整治工作逐步重视。“十二五” 期间,全国预计将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
各地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存量整治任务,分年度对辖区内的非正规填埋场实施整治。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3年底,国内21个省计划共治理非正规填埋场1236座,垃圾总量3.2126亿吨,治理工程投资估算共计 173.1981亿元。
    针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以及场地修复的相关标准技术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各地亟需加快针对非正规填埋场存量治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引导行业发展。

    现有填埋场库容压力巨大
    目前,全国城镇(城市、县城,不含建制镇) 近2000座卫生填埋场约有近50%填埋场满负荷运转, 这其中又有约一半的填埋场超负荷运转。我国对于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也在逐步进入正轨。对于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需求的增加,增加了进入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量,必然导致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负担加大。
    传统的将生活垃圾直接未经处理进入填埋场的措施难以为继,原生垃圾“零填埋”的提出标志填埋将依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链条,作为其他处理方式的最后一步,实现残渣的最终处置。

    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严重
    我国生活垃圾具有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高等特点,生活垃圾中厨余组分含量高达60%左右、水分含量高达50%以上。原生生活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经过发酵作用产生高浓度有机渗滤液,会对周围环境以及地下水产生不利环境影响。而自然降水的淋滤或地下水浸泡,也会产生出大量有机渗滤液,对地下水以及土壤产生长期影响。
    来自于降雨入渗和垃圾自身所含的水是影响填埋场垃圾稳定化、污染物产生释放和填埋场安全的关键活跃因素。渗滤液的导排与处理是填埋场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垃圾自身含水对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贡献超过22%~45%,南方地区甚至超过50%。除生活垃圾自身含水的影响,填埋场“先天不足”的排水能力以及部分填埋场未采取雨污分流以及未对填埋场进行完全覆盖等原因也导致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巨大及填埋场安全性差等问题。据研究,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中仅考虑了降雨入渗的贡献, 而忽略了垃圾自身含水的贡献,因此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设计排水能力先天不足,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普遍小于实际渗滤液产生量,导致大量渗滤液无法排出、积存于填埋场内,填埋场水位不断升高,堆体安全性差。部分填埋场还存在防洪系统不完善、截洪沟设计不合理、雨水无法顺利排出填埋库区等问题,在暴雨情况下,大量雨水进入填埋场积存成为渗滤液。
    填埋场不仅存在渗滤液污染等问题,还面临恶臭、甲烷爆炸等填埋气污染与安全隐患等问题。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收集部分甲烷等可燃气体,但是收集气体数量有限以及气体纯度不高,很难利用。我国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率极低,不足1.5%。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及发展建议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各地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重点用于填埋焚烧残渣和达到豁免条件的飞灰以及应急使用,剩余库容宜满足该地区10年以上的垃圾焚烧残渣及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要求。不鼓励建设处理规模小于300吨/日的焚烧处理设施和库容小于50万立方米的填埋设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侧面说明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仍然要承担接近50%的份额,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该比例将会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各省市,生活垃圾填埋仍是生活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各城市不可或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原生垃圾“零填埋”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举可以有效缓解一些大型城市填埋负荷大,库容所剩无几,新建扩建填埋场又面临土地紧缺、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原生垃圾“零填埋”工作的开展将减少填埋恶臭以及甲烷等填埋气的产生,同时也会减少因生活垃圾自身含水量高造成的渗滤液的产生。

    “十三五”拟封场规模庞大,填埋场修复以及复生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政府将会继续加大存量垃圾的治理力度,预计实施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项目845个,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填埋场将逐渐退出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未来5年内待修复的填埋场土地近7900公顷,填埋场修复市场空间庞大。
    传统填埋场面临降解过程缓慢、稳定化时间长、降解不完全、产气率低、渗滤液成分复杂难以处理,库容利用率低、堆体稳定性差,土地周转期长等问题。生物反应器填埋等填埋场修复以及复生技术,可以加速填埋场内垃圾降解,加速稳定阶段, 有效提高库容利用效率并延长填埋场的服务寿命, 同时还具有提高填埋气回收效率、减少渗滤液污染负荷、缩短土地周转期等明显的优势。
填埋场修复技术也可应用于正在运行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增加填埋场库容,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逐步建成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管体系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监管标准》的出台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管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填埋场建设运营PPP模式的不断推广,填埋场监管制度将得到更好地执行。另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在探索填埋场第三方监管模式,对垃圾填埋过程、二次污染控制、封场修复等环节严格监管,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相信在未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角色将逐渐从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环转变提升为垃圾处理必备的战略资源,成为生活垃圾“兜底”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储备库容:第一,作为生活垃圾焚烧厂大修时的应急处理库容使用(应急处理);第二, 作为焚烧飞渣的处置库容使用(垃圾的最终处理); 第三,作为过渡时期垃圾填埋处理库容使用(垃圾调节处理);第四,作为处理城市固废领域突发事件储备库容使用(处理突发事故)。
填埋场应该作为城市必备的战略资源进行顶层规划,并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科学使用,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填埋,同时实施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提升填埋场运营及使用效率,真正实现填埋场的价值。
    (作者单位:E20环境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