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甲午海战沉船的发掘与保护

时间:2021-07-15 09:40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马明飞 李星燃

字号:TT
  作为北洋海军的战舰,它们的风光与沉没也代表了北洋海军从兴盛向覆灭的转变。我们怀念海底战舰,因为它们寄托了百年前国人对发展新式海军的无限憧憬,也因其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表现而令人折服。军舰的沉没与重生,这前前后后的历史征途,令人心生感动与敬畏。某种精神层面上,它们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沉没。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年9月,中日两国在黄海爆发激烈海战。在此次海战中,日本方受到重大打击,却没有一艘军舰沉没,北洋水师严重失利,在我国境内的威海湾、黄海北部损失了五艘战舰,其中“致远号”“经远号”“超勇号”和“扬威号”四艘战舰沉没在交战海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下考古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考古调查工作的徐徐展开,专家考古队先后确定了“致远舰”和“经远舰”的位置,并对残存战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成为我国近现代钢铁沉船遗址考古的里程碑。时隔几年,另一艘军舰“定远舰”的准确位置被确定,位于山东威海市刘公岛附近。百年战舰,历经沧桑,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沉舰属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对沉舰的水下考古工作亟须开展深入保护,甚至是抢救性发掘。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水下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为世界海战史、中国近代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甲午海战沉船的发掘

  百年悲歌“致远舰”
  “致远舰”,全名为致远号巡洋舰(Chinese cruiser ChihYue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委托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的,排水量为2300吨,航速达18.5节,为北洋水师速度最高的主力战舰。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激烈进行,“致远舰”遭受了重创,并且用尽了弹药。舰长邓世昌,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情壮志,下令冲向“松岛号”(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致远舰”不幸被敌人击中,从而引发管内鱼雷爆炸,因此导致“致远舰”悲壮沉没,船上的146名官兵为国殉难。
  “致远舰”沉没位置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方向大约27海里(50公里)的海底,由于战后日军物资匮乏,“致远舰”沉没后经历长期破拆,加上长时间泥土掩埋,本就所剩无几的残存舰体被完全埋于海底淤泥之下,因此,“致远号”发现工作与确认工作进展十分不易。考古联合队采用海床面扫测的多波束与旁侧声呐的方法已不奏效,高密度、高硬度的海床部位淤泥也使得浅层声呐的穿透效果不可能完整发挥出来,最终,依靠磁力仪以及人工潜水探摸,确认了“致远舰”沉没的准确位置。
  在战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于是竭力收集残存的战争资源,还将所俘获的战舰进行修缮,打捞了许多沉船。打捞上来的钢铁、武器等,有的修好了再利用,有的进行回收并重新冶炼。日本海军曾对辽宁丹东海域的四艘沉船进行了摸索、定位。1894年,日本的一家打捞公司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请,请求打捞“致远舰”。得到日本政府批准后,军舰被大肆打捞作业,沉舰甲板上的东西被扫荡一空,而甲板以下的大部分都埋没在泥沙之中。
  经确认,“致远舰”残余部分长约61米,最宽位置11.5米,高约2.5米。残余部分因掩埋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状况良好。通过参考陈悦先生的《北洋海军舰船志》可知,“致远舰”设计尺度为长约76米,高约8米,而现仅存小半,按此推算可知,“致远舰”船舱高度已经被切削大半,损毁十分严重。
  1996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国甲午海战‘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并在辽宁省东港大鹿岛设立了指挥部。1997年,经过五个月的摸索与勘探,“致远舰”最终被定位成功。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打捞行动暂停。200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相关机构联合行动,继续对“致远舰”进行打捞,结果依然不了了之。
  通过前前后后的发掘和考古工作,在“致远舰”中共提取文物260余件,其中包括:清代铜钱、武器弹药、船体构件、个人遗物等。“致远”餐盘和陈金揆单筒望远镜为其中的重要出水文物,保存完好。

  “经远舰”的前世今生
  “致远舰”被定位找到之后,探索工作仍未停止。直到2018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辽宁省以及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辽宁大连海域进行探索调查,并初步认定一艘近代沉船的真实身份,极大可能是清代北洋水师的“经远”号巡洋舰。“经远舰”的名气,比起“致远舰”而言较小,且不被众人所知。甲午海战中最后一艘沉没的军舰,便是这艘“经远舰”。
  “经远号”巡洋舰,是由德国Vulkan造船厂制造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被编入晚清时期的北洋水师。“经远舰”全长82.4米,宽11.99米,装甲最后的部分厚达24厘米。1894年9月17日,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大海战,“经远舰”中弹沉没。有200多名将士殉国,仅16人生还。
  2014年,相关专业考古人士在黑岛镇老人石周边海域发现了铁质的沉船残骸。通过技术分析发现,这艘战舰与史料中记载的“经远舰”构造非常相似。2018年,考古队员继续进行考古作业,经历了种种困难,确定了这艘沉船就是在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当考古人员在漆黑的洞中摸到“经”和“远”两个字时,内心为历史的深切召唤而激动不已。
  “经远舰”舰首朝向东北,舰体残骸倒扣在泥中。在“经远舰”沉没后,遭到日军多次破拆,底舱被严重破坏,但底舰上的生活舱和甲板上的武器装备幸运地被保存下来。在此次考古调查中,大量文物出水,种类丰富,数量高达500余件,其中包括陶瓷、皮革、玻璃、铁制品、木制品、铜铅制品等。

  重见天日“定远舰”
  2017年10—11月,国家文物总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展开了一次合作,共同实施山东威海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在刘公岛东海海域海床下扫测到一处沉船类遗迹。
  2018年6—8月,两家机构调集来自全国的近20名水下考古队员对该遗迹进行重点调查,采用水下抽泥挖探的方式,最终在海床下3米处找到并确认了这一沉船的遗迹,命名为“威海湾一号”沉船。
  2019年7—8月,水下考古队员继续对“威海湾一号”沉船进行调查,并打捞出了大量的沉船文物,例如,铁、玻璃、木头等材质,其中,最多的是铁制品,如梁架、铆钉等;还有很多铜制品,如弹壳、管材、铜钱等;也有很多木制品,如甲板、木塞等。另外,还有很多橡胶垫、青花碗片。根据出水文物、沉船位置以及相关史料,经专家研究确定,之前被命名为“威海湾一号”的沉船遗迹,就是北洋舰队的“定远舰”。
  由于“定远舰”在炸毁后,其主体被日军运走,因此沉入海底的舰体残骸本就不多,要将散落的舰体残片完全打捞上岸具有极高难度,需要经历繁琐的步骤。首先,需用抽沙的方式,使埋入海底的残骸显露真容。其次,还需考虑抽起的泥沙对于周边海域的污染影响,需控制抽沙的范围,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后,还需潜水员在水下克服黑暗的恐惧,在极低的能见度下进行残骸收集作业,同时还要防止被舰体残骸划伤。由于沉淀的特性,越靠近残骸的地方,泥沙硬度越高,抽沙难度也越高。最终经过40多天的辛苦紧张作业才完成了这项任务。
  2020年8—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开始了一次重要的水下考古工作,重点对“定远舰”进行全方位的发掘,打捞铁甲;在船艏及船艉选择适当区域抽泥,了解沉船分布范围以及保存状况。通过此次考古调查,基本探知“定远舰”水下埋藏情况及保存状况,包括埋藏深度、舰体长宽和残存高度。又打捞出大批重要文物,包括铁甲堡外侧的铁甲、船体管道、船舰钢板及铜质法兰等。本次打捞引发了人们对久远历史的深思,积累了丰富的打捞经验以及文物现场保护经验,为以后的水下考古事业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甲午海战沉船保护的意义

  自20世纪末开始,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比内陆地区开发的势头要更加迅猛。开发的过程总会忽视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名目繁多的开发项目,较大的开发力度,重经济效益而轻文化价值的普遍观念,对大量海洋自然遗产和海洋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与威胁,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由于我国海洋考古研究兴起较晚,海洋考古技术条件与力量无法满足我国全海域大面积的海洋文化遗产的考古需求,许多被初步发现的海洋文化遗产,还未来得及发掘和保护,便在现代海洋开发浪潮的冲击下被损毁。有的甚至已经遭遇灭顶之灾,同时因为财力、人力、设备、技术的不足,导致水下文物不断流失。海内外文物盗卖者不停地兴风作浪,更是一大破坏源头。因此,系统性地抢救和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是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如今,连接过去、延续历史的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球化进程中,这显然已经成为一项全人类的文化保护行动。1982年颁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就明确规定:“在区域内发现的一切考古和历史文物,应为全人类的利益予以保存和处置,但应特别顾及来源国,或文化上的发源国,或历史和考古上的来源国的优先权力。”随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颁布并实施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种种要求和声明,在法规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补充。
  作为北洋海军的战舰,它们的风光与沉没也代表了北洋海军从兴盛向覆灭的转变。我们怀念海底战舰,因为它们寄托了百年前国人对发展新式海军的无限憧憬,也因其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表现而令人折服。船舰上因爱国而以身殉国的诸位将士亦令后人无比钦佩。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沉没,“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先后被发掘研究。借由水下考古技术,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并从这些文物中感知那份逝去的荣耀与屈辱。军舰的沉没与重生,这前前后后的历史征途,令人心生感动与敬畏。某种精神层面上,它们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沉没。
  甲午海战是中日近代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分水岭,它改变了中国乃至东亚社会的政治格局。对甲午沉舰的发掘,不仅能够为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还能为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因此,甲午海战沉舰的保护工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未来保护面临的问题

  从古至今,探寻宝物是一部分人获得财富的一条捷径,驱动着人类的探险事业。数年来,各路寻宝探险队在地上和地下大胆搜寻宝物。随着文化与自然遗产等相关概念在法律上的逐步确认,陆上的探宝活动被大大限制。时代在发展,水下呼吸机等潜水设备的发明,使业余探宝队将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底,向海底沉船“进军”。
  “一艘沉船十座墓”,这是文物界流传的一种说法。这句话充分展示了沉船里所存货物的文物价值。据资料显示,一艘普通的中型商船上能够装载高达10万件以上的瓷器。文物价值引发经济价值的产生,越来越多的私人探宝队紧紧抓住海底探险的机会,各海域的“沉船打捞热”如火如荼,在我国以及全球各地不断升温。
  从最近一次的水下考古资料中获悉,甲午海战中的三艘沉舰多年来遭到多次自然与人为的破坏,以至于丧失了部分珍贵的考古研究价值。尽管相关部门及时对沉舰遗产下令进行保护,可未来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面临继续打捞作业的困难。海水长时间腐蚀对未打捞出来的残骸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的打捞,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彻底丧失继续打捞的可能性。而整个水下考古过程最困难的环节是抽沙,抽沙是水下考古的必须手段,要将沉船从厚厚的泥沙中揭露出来。
  例如,“定远舰”的文物基本都埋藏在1~3米的泥沙下,工作量非常大。在海底抽沙,随着深度的增加,坑壁上部会往下坍塌,所以抽沙的坑必须抽成周围是一圈缓坡,这就使得抽沙工作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另一方面,抽沙会搅动泥沙,让周边水质变浊,导致视线模糊,相当于在摸黑干活,工作非常艰难。
  其次,对打捞出来的水下文物的保护问题。对于瓷器等比较好处理的文物,修复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木材、铁器、铜器等文物,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进行处理,人力与技术的投入是不可少的,但现阶段我国水下考古的相关人才比较欠缺。目前,由于我国的技术还无法在水下对沉舰进行大规模的保护,所有的保护工作都要等到出水之后才能展开。
  最后,面临着资金不足等问题。作为具有深刻历史价值的战争沉舰,对其的保护与继续发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养护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技术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这些关乎着水下考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对水下文物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了警示后人,在沉舰临近地址,还应该打造相关爱国主义思想传播基地,就海战对近代军事政治的启发进行宣传教育,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国际认同研究”(L20AGJ003)】
(马明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星燃,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