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党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内容为何频上热搜

时间:2022-12-26 16:45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聿木

字号:TT
       10月21目,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与中外记者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作交流。

       出人意料的是,记者招待会后,各媒体推出的相关报道频繁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三个前所未有”见证中国绿色奇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阅每一批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首次对数据造假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党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用这些事实告诉世人,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逐步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翟青说:“我们的蓝天多了、水清了、土也净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无疑,这就是党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内容频繁登上热搜的主要原因。

三个“前所未有”见证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前所未有’上。” 这是10月21日,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翟青在回答记者提问前做开场白时所说的一段话。

       翟青所说的三个“前所未有”,指的是决心、力度和成效。

       说到决心之大,翟青指出,过去十年,国家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有了决心,更要有行动。翟青表示,过去十年,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他说:“我们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翟青所说的第三个前所未有,就是成效。他说,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 )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三个“前所未有”已经实现,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翟青告诉记者,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他说,生态环境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和绿色发展奇迹

       在党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翟青: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在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时,翟青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又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更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翟青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翟青用三个方面的事实来回答为什么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坚决向污染宣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翟青透露,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 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二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翟青说:“我们实施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他指出,截至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三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翟青介绍,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翟青指出:“十年来,全党全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出来。”

首次披露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细节

       从2016年正式启动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至今已经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二轮督察还对一些国务院部门以及中央企业进行了督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把利剑,从启动之初就备受关注。在10月21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翟青对媒体关注的有关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也进行了回应,他还首次披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翟青透露,在督察的每个关键环节、每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定向、引领前行,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审阅了每一批督察工作安排、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为做好督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尽管此前,媒体已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做过非常详尽的报道,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阅了每一批督察工作安排、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仍系首次公开。

       翟青说,在两轮督察中,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落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统筹做好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把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作为督察的生命线,敢于动真碰硬,敢于直面问题。始终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开展督察,确保督察结果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翟青表示,两轮督察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他指出,通过督察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高度共识。同时,督察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啃掉“硬骨头”,消除“老大难”,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翟青透露,截至目前,第一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任务总体完成率近96%,第二轮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确的1227项任务已经完成近60%,第四、第五、第六批整改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两轮督察共受理群众环境问题举报28.7万件,已经办结或阶段性办结28.6万件。

生态环保史上首次有人因数据造假被判刑

       2016年、2018年,生态环境部与司法部门配合,分别严肃查处了两起典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件。

       在谈到这两起案件时,翟青说,在这两起案件中,共有23 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在生态环保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人因数据造假被判刑。”翟青透露,23人中,被判处刑期最长的是两年,最短的也有半年。

       事实上,这只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决维护法律权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的一个侧面。

       围绕生态环境执法,翟青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他说,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河湖长制、林长制、排污许可、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碳排放权交易、新污染物治理、入河入海排污口设置管理等一系列重大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翟青指出,在污染防治攻坚中,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发现问题拉条挂账,督促落实抓整改,推动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他特别谈到了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持续5年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翟青说,生态环境部连续5年统筹生态环境系统的骨干力量近5万人次,用时1300多天,在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压茬开展了105个轮次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在紧张的时候每年只有春节大家才可以休息几天,其他的时间都在现场。”翟青说,监督帮扶累计检查了超过210多万个点位,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超过28万个,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翟青特别提到的还有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翟青介绍,2018年底开始试点,生态环境部大规模地持续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排查首先从长江干流以及岷江等9个重要支流开始,先用无人机飞行了2300多架次进行遥感排查,遥感区域覆盖4.6万平方公里。在遥感基础上,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在全国抽调了骨干力量4600余人,分成1263个工作小组,沿着长江岸线累计行程超过18万公里,共排查出60292个各种各样的口子。“这个数是之前地方所掌握的30倍。”翟青说:“这6万多个口子是我们排查人员沿着岸线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动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翟青透露,目前黄河等其他流域的排查也在进行中。

       新《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翟青介绍,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门累计查办按日连续处罚等重点案件共计17万多件;“十三五”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达83.3万件,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

       翟青指出,未来,生态环境部门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大型会展活动“碳评估”渐成趋势

大型会展活动“碳评估”渐成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