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人与自然 >

共同守护“神话之鸟”

时间:2021-08-11 16:26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8版作者:丁鹏

字号:TT


志愿者正在监测。



中华凤头燕鸥。丁鹏摄

  在我的家乡宁波象山,有一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珍稀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全球总量只有100只左右,连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的1/15都不到。

  1861年,中华凤头燕鸥首次被发现,1937年最后一次被记录,之后消失长达63年之久,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2000年在福建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有8只。由于数量稀少,踪迹神秘,因此被称为“神话之鸟”。

  2004年,在象山韭山列岛也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群体。当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受到人为捡蛋的威胁和干扰,在经历了几次繁殖失败之后,原在韭山列岛繁殖的中华凤头燕鸥和数千只大凤头燕鸥自2008年起离开了韭山列岛。

  当时,中华凤头燕鸥在世界上只有两个繁殖地,全球种群数量还不足50只。为了扩散种群,有效降低繁殖风险,提高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保护区于2013年开展了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项目。保护区利用假鸟和鸟声回放手段,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重回韭山列岛繁殖。项目实施期间,至少需要两名鸟类监测工作者,守护“神话之鸟”志愿者行动应运而生。因工作关系,我成为志愿行动的负责人,也是志愿团队的核心人员,参与此项志愿活动的酸甜苦辣我再清楚不过。

  招募志愿者是第一道难关。因为志愿活动长达4个月,又是在孤岛上开展工作,这挡住了一大批人的脚步。同时这又是一项专业度要求较高的活动,不是光有热情就能干,还需要具备鸟类、摄影、野外生存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志愿者能否坚守又是一道难关。当志愿者登上一艘小船在茫茫大海上颠簸两个多小时,来到无人居住的荒岛上,几分钟新鲜感过去后,马上会面临一大堆问题:搭帐篷,住板房,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空调热水器。巡岛的时候不慎踩到蛇窝,清晨起来发现筷子大小的蜈蚣爬到衣服上,也是常有的事。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夜晚被蚊子叮醒后,发现地铺上竟然有5种昆虫。

  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小事,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坚守几个月却迟迟不见“神话之鸟”,内心的期盼与绝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好几个人都坚持不了,很遗憾地提前退出活动。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3年,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等待之后,三千多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成功被招引回韭山列岛。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国际鸟盟来信称这是“值得庆祝和纪念的一年”,这是“世界招引历史中最快生效和成果最丰盛的事例,如有神助”。

  如今,志愿团队服务工作越来越正规,主要围绕鸟类监测和鸟类环志展开工作。每年3月份,志愿团队通过媒体平台发布招募公告,召集4名鸟类监测志愿者。志愿者在5-8月的4个月里,24小时值守海岛,防止人员干扰,完成繁殖海鸟监测,维护岛上设施设备,确保繁殖海鸟监测等工作。

  2015年起,为了解中华凤头燕鸥种群迁徙的状况,我们开始招募志愿者开展环志活动,每年招收30余名。目前为止,已经有180余名环志志愿者参与,环志海鸟1200余只。

  这些志愿者既有本土各种职业人士,也有经国际鸟盟介绍和各地观鸟组织介绍,来自美国、日本等地鸟类爱好者和科研人员,还有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除了我本人之外,也有许多人已经连续两年都来驻守或者参与环志了。大家为着内心同样的期盼而坚守,为了让珍稀物种得以延续和传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象山韭山列岛已连续9年成功实施燕鸥招引和监测项目,孵化出115只中华凤头燕鸥,占世界各繁殖地总量的80%以上,韭山列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华凤头燕鸥研究与保育基地。

  2017年,我们的志愿团队被评为“海洋卫士”,2020年还获得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先锋卫士称号。

  海鸟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中华凤头燕鸥又是其中的代表物种。实际上,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中华凤头燕鸥,而是与之相关的海洋生态系统;我们宣传的也不仅是志愿守护的故事,而是希望社会公众了解有这么一群人在为保护野生动物,在为保护海洋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在昆明举行,中华凤头燕鸥的保育事例将代表浙江生态保护的样板参加展出。虽然我们只是坚持做着小小的一件事,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强烈的。希望志愿行动能唤起每个人心中的爱意,积极参与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共建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共享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