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珊瑚平均覆盖率逾30% 时隔16年布氏鲸“做客”深圳大鹏湾

时间:2021-07-14 16:16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8版作者:李菁

字号:TT
图为布氏鲸在深圳大鹏新区海域捕食。 深圳市大鹏新区供图

  近日,一头布氏鲸现身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湾海域,“鲸”喜不断,引来不少市民关注。

  据悉,这是时隔16年后,布氏鲸再次现身大鹏湾海域。连日来还创下了多项记录,包括国内第二次录得布氏鲸近海岸活动,国内首次成功为鲸类贴附信标,并成功回收信号等。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廖宝林表示,布氏鲸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常出现在水质洁净、鱼类丰富的海域。换而言之,鲸鱼来深是大鹏新区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向优的一个缩影。

  依托生态本底,攻坚流域治理

  大鹏新区作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着深圳最优的生态禀赋。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128公里,约占全市1/2。这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为优,拥有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岛屿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同时,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海域分布珊瑚超过60种,珊瑚平均覆盖率逾30%,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等生物超过190种,藻类等浮游植物超过130种。

  有天然禀赋的自然资源,更要有守护自然资源的“硬”措施。近年来,大鹏新区把水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超13亿元,完成27个片区27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实施33条河流(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完成1000余处市政混流管改造和11公里缺陷管网改造修复。通过开展涉水面源污染整治和“利剑”执法专项行动,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推动43条入海河流实现100%截污。

  这些行动卓有成效。2020年,新区河流平均水质全部达Ⅳ类以上,其中90%达到Ⅲ类以上,达历史监测以来最好水平,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5年的78.3%提升至100%。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建立共治机制,强化陆海统筹

  保护近岸海域水生态,要加强陆海统筹。大鹏新区致力于完善生态环境、规划与自然资源、海洋执法、海事、海警联合的海洋环境“五联共治”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共享、会商、执法、督察,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入海排口管理、海洋垃圾清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制定海岸线和海洋垃圾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守护海洋生态环境“生命线”,并运用无人机全方位完成128公里海岸线上排污口“查、测、溯”,实现陆海污染源精准管控,保障海水水质稳定达标。

  “正是有了新区海陆统筹这个良好统筹基础,这次护鲸行动才能做到快速联动、处置高效、方案科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大鹏新区还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一方面重点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宣教机构,建立“慈善信托+专项基金”的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筹集2000余万元,资助和培育推动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公益慈善项目;另一方面依托“潜爱大鹏”珊瑚保育站、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志愿者队伍等,开展“潜爱课堂”“流动生态博物馆”等活动,组织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和满意率保持全市前列。

  坚持规划引领,建设美丽海湾

  据了解,大鹏新区已编制完成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筛选红树林、盐沼泽、贝类等7个碳汇类型、11项碳汇指标,促进海洋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今年6月,“大鹏新区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制定80项具体可行任务,率先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策部署。同时,编制大鹏新区高品质美丽海湾建设规划及综合实施方案,以“美丽海湾”建设统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为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贡献“大鹏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海洋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深圳市于7月6日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专门设置“海域污染防治”一节,不仅建立海陆统筹、以海定陆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健全入海排放口与入海河流管理制度,还对沿海单位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海域垃圾清理以及海洋船舶污染物排放、运泥作业等行为作出规定。

  目前,大鹏新区正编制布氏鲸救助预案,拟于近期尽快组织演练,深圳市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新增近海海域禁渔区,全力为布氏鲸在大鹏湾自由遨游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