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厦门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

时间:2022-02-24 11:28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作者:鄂歆奕

字号:TT


“蓝眼泪”现象 陈金海 摄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近岸海域再现“蓝眼泪”现象:夜幕下的海浪发出了明亮的蓝色荧光。

  这一奇景吸引了不少市民争相观赏,也引来了另一种声音,怀疑“蓝眼泪”现象的形成与海洋污染有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顾海峰释疑:春季水温升高,海水中的夜光藻密度增加,才是“蓝眼泪”现象产生的原因。

  “夜光藻是一种典型的发光甲藻,其体内的荧光素酶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一个光量子,就是我们看到的蓝光。”顾海峰介绍,静止的水面夜光藻不会发光,只有在有波浪或人为扰动的情况下,化学反应才会发生。

  据了解,夜光藻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原始甲藻,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有许多共生的绿藻,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暴发后会导致水体变成绿色;第二类没有共生的藻类,完全依赖捕食其他生物,分布在全球除极区外的各个海域,暴发后导致水体变成红色。我国海域出现的夜光藻大都属于第二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25℃,最适温度是18℃~20℃。

  2021年3月,厦门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出现“蓝眼泪”现象。顾海峰指出,今年厦门“蓝眼泪”现象出现的时间大幅提前,和厦门近段时间气温较高有关,但是目前出现的范围还较小。

  “蓝眼泪”现象对海洋水体环境意味着什么?顾海峰认为,水体中没有夜光藻或者有太多的夜光藻都是环境异常的表现。

  近十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厦门港开展了长期的观测,很少在水体中发现夜光藻,原因之一可能是厦门港受九龙江的影响,水体通常比较浑浊。“近年来,水体治理效果明显,清澈的水体更适宜夜光藻的生长,夜光藻回到厦门港,表明厦门港的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顾海峰说。

  需要注意的是,夜光藻过多也可能导致厦门港暴发赤潮,对环境再次造成伤害。“夜光藻依赖于其他的生物,特别是硅藻才能生存,在富营养化条件下,硅藻数量大量增加,就可能导致夜光藻赤潮的暴发。”由此,顾海峰呼吁,“蓝眼泪”现象提醒有关各方需持续关注、改善厦门近岸海域的水体环境。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