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陇南康县:以前翻山越岭砍树卖树,如今坐在家门口“卖生态”

时间:2023-06-15 10:21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李良忠 任明忠 卢

字号:TT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连绵起伏的青山环绕,蜿蜒曲折的河流碧波荡漾,白墙黛瓦的宜居村庄如明珠般点缀在翠山黛峰间,独特的乡韵与大美的山水共舞,成为康县山水画卷中的神韵之笔。

       近年来,康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从翻山越岭砍树卖树,到现在坐在家门口“卖风景、卖生态”的华丽转身。

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污染减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站在长坝镇花桥村山脚下,蓦然抬头,天空高远深邃,一碧如洗。“康县的天空常常是湛蓝的,薄薄的白云随风浮游,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花桥村武装部部长崔自坤自豪地说。

       漫步在白杨镇桂花庄,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白杨镇书记孙成华指着小溪的一处深水区说:“仔细看,这里面养着娃娃鱼,它们通常栖息在深山河谷内的溪流、洞窟之中,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

       走进阳坝镇梅园沟景区,万亩茶园翠色欲滴。阳坝镇镇长张旭东介绍,阳坝所产龙神茶品质优秀,浓香味醇,嫩绿清澈,少虫害、纯天然、无污染。

       康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世伟表示,近年来,康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提质行动,“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制度有效落实。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河湖“四乱”实现动态清零,“一江十四河”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各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规范运营9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和1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治理受污染耕地2234亩,污染减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

       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康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纯净健康的生活空间。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行走在康县青山绿水、竹海长廊,靓丽新村如诗如画,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林木茂盛、空气清新的阳坝镇,生机勃发、绚丽多姿的花桥村,天蓝水绿、芳草茵茵的大水沟村,古朴静雅、环境清幽的朱家沟村……在康县村村有美景,步步起风情。

       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辛福国介绍,一直以来,康县科学规划,统一推进,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依托绿水青山这个“最大的本钱”,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昔日的“脏乱差”贫困县,变成了“绿富美”全域旅游大景区。

       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全国首批甲级民宿“五福临门”的老板朱彦杰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去年7月中旬,一群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来到我经营的民宿居住。闲谈间,学生说诗词中描绘的美景,都在朱家沟找到了真实版本。不管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这里都能找到。”

       “近年来,村里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朱彦杰介绍,偏僻、落后、闭塞曾经是朱家沟的真实写照。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多了,游客也多了,美丽乡村成为朱家沟的“新名片”。

       农房变客房、田园变乐园、资源变资产,美丽乡村建设正不断催生出“美丽经济”。据统计,五一期间,康县共接待游客24.64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51.12%,旅游总收入达1.12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2.35%。

       沧海桑田,康县通过乡村旅游这一神奇“催化剂”,把山清水秀转化为“真金白银”,让康县人尽享“生态红利”。

念好特色产业经,走出生态共富路

       走进阳坝镇的天麻育种基地,一株株近2米高的育种天麻映入眼帘,村民正忙着为天麻授粉、采种,为后续天麻种植做好种子保障工作。

       康县重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辉说:“我今年播种了1千斤左右的乌红杂交天麻种子,虽然天气干旱,但是种子抗旱能力强,预计产量能达到2万斤左右。同时,还发展天麻育种面积4000多平方米,预计明年收入能达到60多万元。”

       李辉算了一笔账,一般小麦亩产量为1100斤,每斤1.2元左右,大约每亩收入1300元,除去成本约800元,每亩效益最高达500元。而一亩地可产新鲜天麻70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约30元,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一窝天麻一罐银,日子越过越红火。”李辉说。

       据悉,康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化了沟沟壑壑、坡坡坎坎,荒山披绿变“靠山”。目前,以“南茶北椒、整县核桃、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产业发展布局,建成兴源、龙神、满福等龙头企业,打造了“康耳”“翠竹”等一批“康字号”名优农特产品。

       茶叶、花椒、天麻、核桃、黑木耳、羊肚菌、太平鸡、蜂蜜……各种“小而优”的农业特色产业链产值稳步增长,同时也依托电商直播,将越来越多的优质农特产品快速“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挑起了康县群众增收致富的“大梁”。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