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看东辽河如今“绿肥红瘦”

时间:2023-07-19 16:25来源: 中国环境APP作者:陈博宜

字号:TT
       “你看这一片片绿油油的柞树苗,不仅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作用,更是真金白银啊。”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林业局副局长崔英健,指着辽河源柞树涵养林示范基地里的柞树林说道。 



辽河源柞树涵养林示范基地航拍。张秋磊摄

       崔英健说的是东辽县建成的4万亩柞蚕场。按照每40亩地可投放两公斤柞蚕卵计算,两个月时间里便可采收柞蚕茧约1000公斤。按2022年柞蚕茧每公斤50元的均价计算,可卖到5万元,折算下来,一亩地放养柞蚕就可有约1200元的经济收入。

       还有一笔账,根据实际调查实验,每5年养蚕的柞树需要砍伐更新一次,东辽县柞蚕场每年更新产生的柞树枝条又可增加480万元收入。不仅如此,东辽县将柞蚕作为产业发展,已经解决了两千余人的就业问题。

       如今,在东辽河两岸,绿意葱葱,蝶舞蜂飞,生态经济正在流金淌银。

水质清 效益兴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重点流域之一,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的东辽河,流经四平市、公主岭市,绵延321公里,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区和吉林省重要工业基地。

       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东辽河流域水质严重下降。2018年初,辽河流域6个国考断面均为劣Ⅴ类。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辽河流域治理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吉林省将辽河流域污染治理作为政治大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着力在治本清源上下功夫,打好流域治理工作“组合拳”。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一场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区域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吉林省在辽河流域共规划195个项目,总投资189.9亿元,集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全面开展水生态修复,强力实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质量创造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天华表示,2022年,辽河流域12个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占比83.3%;今年1—6月,这一比例提升至91.7%。

       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到的辽河流域重要水体保护要点中,东辽河要推进源头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实施河湖连通等工作。这些内容也被纳入《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有源头“清”水来。辽源市依托“百万亩造林工程”为东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发挥着作用。如今,辽源市不仅涵养林成片生长,林子里蛇虫鸟兔逐渐增多,还带动着柞蚕养殖、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更多农民正在增收,这片“绿色银行”正在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

生态好 收益长

       傍晚,几艘画舫船缓缓地穿梭于荷花点点的四平市南湖公园中,呈现出一幅“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精美画卷。沿岸高楼林立,华灯璀璨,一个秀美英雄城尽收眼底,远处不时能看见低飞的水鸟,市民纷纷在这里打卡拍照。



四平市南湖公园游船夜景。关锋摄

       画舫游船游内河能够成为现实,得益于南条子河和南湖公园水面的成功连通。四平市将其开辟成为条子河红色行船路线,积极传承红船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两年来共创造红色游船收益81.5万元。

       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的成功建设,使四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了203公顷,河道蓄水面积、蓄水量成倍增长;激活河道周边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835公顷,实现土地净收益稳增长。

       一条“水经济”带正在四平市绵延展开。

       从辽河岸边到西湖湿地,随着河湖生态持续向好,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从水文化到水生态,再到绿水长廊,水润万物,绿沁人心。四平的涓涓流水像一条飘舞的绿色“丝带”,一头连着水文化旅游,一头连着普惠民生,变成了八方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绿水长廊,让这里的水生态和水经济洗“新”革面。

合理用 利益延

       “我们夫妻俩每天半夜12点就开始磨豆子、做豆腐,200多公斤的豆腐有时候半天就能全卖光。”辽源市东辽县安北村经营豆腐坊的薛仁力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生态环境变好了,做豆腐的水干净了,豆腐做出来也比以前好吃了。

       安北村是东辽河源头所在地,伴随着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优势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近几年,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安北村的村民都吃上了“生态饭”。

       走在安北村干净、整洁的村路上,主题不同的特色小院别样精致。通过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安北村打造了14家特色关东风情民宿,并配套完善生活所需的网络、洗漱、烹饪等设备设施,满足游客旅居生活需求。在吸纳70名村民就业的同时,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

       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北村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碧水无痕,镌刻着守护她碧波万顷的如磐初心;碧水不言,传唱着全面小康奔流的青春乐章。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