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杂志网移动版

主页 > 期刊杂志 > 杂志目录 > 2024年02-03期 > 公益 >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助力陕西生态文明建设

       系统性、开放性、多样性等属性决定生态环境修复必须“辩证施治、多线发力”。近年来陕西省以大气、水、土壤为“主战场”发起“三大保卫战”,从全面发力到广泛深入,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效果显现,全省各地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西安、咸阳、神木三地率先实施“无废城市”建设。集中整治过后,如何在生态建设的“下半场”继续发力,建立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对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三大保卫战”取得的成效


       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秦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深度节水控水、流域防洪减灾和高质量发展等任务取得新成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碳达峰,加快生产绿色转型,提升能源清洁低碳水平,加快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蓝天、碧水、净土等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划定环境保护“红线”

       通过“三大保卫战”壮士断腕式的集中整治,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实现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生态。集中整治生态环境,为社会各界敲响警钟,以实际行动划定红线,标明禁区,让每个人自觉形成“敬畏”生态的观念。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必由之举,如果错失解决生态问题、优化产业结构的“窗口期”,问题矛盾积重难返势必影响后续发展。

       探索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工作机制,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国家公园试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等改革举措,出台《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需要关注的问题

       如何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认识偏差现象,源于相关知识基础向公众普及不够,社会宣传教育未能深入人心,群众参与度不够高。尽管人民群众重视环境保护,对节能减排、绿色产业热情有增无减,但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陕西省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仍不够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与日常生活工作关联度不够,群众对于绿色产业、节能降耗方面的直接获得感不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广泛发展亟须构建“政府引导、各方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共建机制,避免参与主体单一化,进一步减少阻力,凝聚合力。

       如何引进市场化手段推进“双碳”发展

       “双碳”战略背景下,产业升级、技术迭代中蕴含的新产业、新消费、新技术由于当前市场化程度偏低,很多停留在前期孵化和概念设想阶段,与成熟产业相比缺乏市场价值,主要依赖于政府、高校、骨干企业的“供养”,未能形成逐步孵化、梯次转化、稳定持续的绿色产业梯队,各地产业项目“生态”成色普遍不足,“双碳”战略长远发展存在瓶颈。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固体废料再生利用等涉及群众生活服务的产业,需以市场化供求关系为基础,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弱化行政干预,激活市场动力,加强柔性引导,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生态建设,投身绿色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转型升级,真正让“双碳”战略后程发力加速。

       如何将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息息相关”

       全省各地产业发展方面,通过指标管理、负面清单等形式,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数量规模,总体成效显著,后续应进一步细化管理指标、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对应干部业绩综合评定、地方发展指标体系,让生态环境与地方发展强相关,全面堵住污染源,降低排放量。绿色产业培育方面,类似濒危物种保护、绿色产业转化等项目的公共财政、社会资源支撑力度不够;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绿色材料等新兴产业由于形态尚未成熟,产业链未完全构成,在为企业创造利润、为政府贡献利税、为地方提供就业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效、持续的正向促进关系,需加大产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扶持力度,不断挖掘创新案例,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构建长效产业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机制。完善生态法治制度,将突出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并上升至法律层面,设置严格“红线”,坚决无例外执行。优化行政、执法、司法协同机制,发挥纪检监察、网络问政监督作用。将“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河湖长制”“网格员”等形式构建生态建设“管理网”。发挥基层作用,强化“末梢”治理,实行全域管理;健全举报反馈、听证、舆论监督等公众参与机制,聘请“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特约观察员”,鼓励设立有奖举报基金,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在生态环境监管、行政许可、政策制定、监督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社会团体作用,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加强节能、降耗、治污、减排行业自律,推进产业发展绿色化转型。

       出台一揽子“黑转绿”政策。采取“拨改投”、项目审批、专项奖补、“绿色金融”等方式激活产业活力,持续扶持绿色低碳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和能源重化工企业转型需求,扶持部分示范项目、重点企业,推动引导产业“黑转绿”,并进一步实现“链路相通,产业成群”,从供给端解决高污染、高耗能问题,从产业角度防止污染问题再度发生;以“绿色工厂”梯级培育为抓手,打造更多绿色制造领军力量,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形成标杆效应,推动行业、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为抓手,发挥政府补贴与市场机制协同功能,巩固和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因地制宜发掘利用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再生能源,推动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利用电气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转变“唯GDP论英雄”政绩导向。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将“绿色政绩”融入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对无视环境、破坏生态的人和事要及时处理,以鲜明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制度层面杜绝地方“竭泽而渔”式发展,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考核制、工业排放“碳交易”等办法,稳妥推进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淡化GDP考核,引导领导干部将工作重心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惯性思维和做法中解放出来;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将“双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与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约束激励机制的规范作用,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携手努力,共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赵亮,西安空气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闵晶晶,陕西省社会学院政法所助理研究员;程颖,安康学院)
(责任编辑:w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