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公众参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公众参与 > 先锋人物 >

陈竹的故事:以自然教育坚守保护初心

时间:2022-05-23 18:24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副刊作者:马舒啸

字号:TT


志愿者导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海芋

       风趣、敏锐、清晰,聊天时陈竹总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从2014年创立自然介自然教育工作室到如今入驻重庆市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陈竹一直坚守保护自然的初心。

       陈竹是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给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小时候陈竹家门前有条小河,那是一条非常清澈的小河,透过涓涓流水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河水不深,一到夏天陈竹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河里游戏。时至今日,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陪着她。

       后来,上游开了印染厂,污水排入了小河中。慢慢地,河水不再清澈,陈竹记忆中的小河变了模样:“本来我们可以在河里抓虾子、抓鱼,到后来肉眼可见的河水一片黑一片红,还泛着臭味。”陈竹的声音中带有惋惜。

       陈竹介绍:“我曾与重庆本地的老人们聊过天,他们中有些人与我也有一样的经历。重庆山多、水也多,但老人们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岁月,还是能清晰地讲出哪个地方有峻峭的山崖、有蜿蜒的流水。虽然现在重庆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了,但大家依然保持着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回忆和热爱。”

       成立“自然介”之前,陈竹从事的职业也都与自然保护相关,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意识到,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是自然保护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在工作的过程中,陈竹看到了国家政策向自然保护方面倾斜,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在快速变好。

       “国家政策保护了自然、保护了环境,但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仍有待提高。只有意识到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才能形成保护自然的氛围。”陈竹说。

       陈竹也曾面临困境:“民众虽然都有环保意识,但是真正能行动起来的却是少数。有时候我向公众宣传保护自然的理念,他们往往觉得这些事离他们太远了,一种鱼吃不到可以换一种鱼,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陈竹热爱大自然,她迫切地想为自然做点什么。终于,她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光芒。

       陈竹提起自己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在语文课堂上读到很多与自然相关的课文,比如《花钟》一文就是讲不同物种的花会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开放。“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但如果只在书本上当作知识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很肤浅的,很多小孩没有直观的感受,会觉得枯燥,觉得这是书本上一段又一段需要背诵的课文。”陈竹说。

       正因为如此,2014年陈竹创建了“自然介”,这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自然介”的志愿者更注重把孩子们领进大自然中,向孩子们介绍物种的生存智慧,通过故事启发孩子们真正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在自然环境中,打开孩子们的感官,亲身接触自然,逐渐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联结,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美好的自然种子。

       陈竹介绍:“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对于自然保护的意识甚至比成年人更强,我带着孩子们进入保护区做活动,他们会把所有的垃圾都收好,会时刻提醒你不要干扰当地的生态。”


观察

       陈竹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的亲近,本就深深刻在我们的基因中,这本该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自然教育活动是帮助孩子们回归这种本能。

       不仅如此,相关研究也表明,处于自然环境下,人会感到更加平静,幸福度更高。

       陈竹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自然介”每年会在社会上招集志愿自然导赏员,这些志愿者们经过培训,再带领当地的小朋友们接触大自然。

       “这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质的活动,我们在召集活动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在职场上压力大、工作忙的人更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他们感觉这样的活动虽然身体会累,但精神上是放松的,是舒爽的,他们更愿意连续在周末参加活动。”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自然介”希望在做深度自然教育的同时,能够加强普惠性。之后,“自然介”入驻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

       陈竹说:“场馆就像是一个骨架,是自然教育的硬件设施,公益组织的入驻,可以为场馆赋能,通过讲解、活动、和景区社群互动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我们希望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有更好的体验,让展馆更有温度。”

       目前开设的课程,除了野外体验,还有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增强体能等多个不同主题的课程。

       “通过全面的教育,孩子们不仅能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也更明白如何去保护大自然,这样就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陈竹说。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