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教育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教育 > 绿色社区 >

护好“一湖两山两源” 创新美丽乡村建设 临安擦亮生态“金名片”推动绿色共富

时间:2021-08-25 16:34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周兆木 管光前 江

字号:TT
  从首个生态旅游景区在白沙村的问世,到“天目村落”的公共品牌发布;从坚果电商在白牛村的萌芽,到农村电商的星火燎原;从植造杭州G20峰会“碳中和”林,到天目“临碳”数智大脑的启动建设……这些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一步一个脚印,已远远超越其作为“浙西生态屏障”的禀赋担当和政治担当。

  临安区境内有天目山、清凉峰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太湖、钱塘江两大水系的重要源头。为了“两山”的青山常在,为了“两源”的绿水长流,临安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共富”的道路上始终自觉行动。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新近召开的临安区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作出了擦亮生态“金名片”,争创生态环境转化实践创新基地的战略部署。将立足临安生态优势,为全省生态型山区县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同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临安样板。

  临安这张生态“金名片”,究竟要怎么打造“共富”之路?

  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高达81.97%,是全国县级市中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是临安对外最亮眼的色谱。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临安致力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匠心开展“五水共治”“蓝天保卫战”“净土清废行动”,不断做优生态环境“家底”。截至目前,临安的绿色发展指数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89个县(市、区)中的前三位,EI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由2017年86.1上升为2019年的87.9,获得“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全国生态环境治理优秀城市”等殊荣。

  下一步,临安将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巩固提升持久战,确保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加强美丽田园、美丽河湖建设,力争绿色发展指数保持全省前列。

  “五治”中,民生获得感关联度最高的是治水。四夺大禹鼎的临安,下一步治水治什么?一份《青山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在细化完善中,即将付诸实施。随着滨湖新城建设步频加速,如何让青山湖这个城市绿心水质更好,成为下一步临安治水的重点。

  青山湖地处全区的“碗底”,对它的治理,问题在水,根子在岸。根据《方案》确定的治水思路,接下来,临安将在城郊雨污分流、农村治污扩面提标、建筑工地排污管控等方面加大治水力度,力争让城市绿心更亲水、更亲民,让“美丽河湖”焕发新的生机和光彩。

  打造绿色共富实验区

  除了“五治”做优环境底色,临安还将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农民建房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争创全省“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区。全面开展新一轮高水平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力争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2/3以上村创建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形成一批特色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样板,争创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区,推动乡村运营临安模式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立足生态优势,临安将依托“一湖两山两源”(青山湖,天目山、清凉峰,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以杭徽高速公路大走廊为主体,以高品位建设天目山名山公园为核心,推进於潜、天目山、太湖源、高虹等4个美丽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天目溪农旅融合、太湖源乡村产业融合、大昌化数字融合、清凉峰山地康养四条“特色示范带”,全面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此外,临安还将高标准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加快“天目云农”一张网建设,全面启动青山湖城乡融合全域治理、高虹“龙门秘境”数字景区、太湖源天目雷笋产业融合、於潜耕织图数字田园、昌化未来乡村等五个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自然资源、治理资源、经营资源、服务资源等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应用、技术三大平台,形成数字产业、数字服务、数字治理多个特色应用,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全国示范。

  分区管控数字化可视化

  绿色共富,需要时刻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临安提出,将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按照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实行用途管制。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不管是环评审批人员进行项目踏勘,还是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都需要实时了解所属地块的环境管控单元信息,明确所在区域的环境管控要求。过去,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图片进行比对,具体到哪个位置很难确定,特别是在碰到两个管控单元交界时,更是容易混淆,给企业办事和执法监管都带来了不便。

  为此,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将“三线一单”矢量图导入“临安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与土地利用规划、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规划进行“多规合一”,实现了与林业、水利等审批要素部门共享信息资源,做到了环境空间的数字化、可视化管控。

  同时,临安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坚决守住粮食功能区8.1万亩安全防线,确保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7万亩、粮食总产量3.95万吨以上。探索建立常态化GEP核算和考核制度,深化林业碳汇基地和碳汇交易先行区建设,努力争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没有宜居宜业的优良生态环境,富裕富足将变得黯然失色。临安始终把生态保护的政治担当作为擦亮生态“金名片”的重要保障,推动绿色共富。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