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关于环保影视的几个断想

时间:2014-09-18 11:54来源: 未知作者:费米

字号:TT
自有环保事业以来,环保影视的话题一直不断,说者似乎都说尽了,听者又好像一点没听明白。所以环保影视几乎成了个永恒的话题。
 
《鸟的迁徙》,拍摄费用高达4000万美元;
《后天》,拍摄费用1.25亿美元;
……
这些天文数字令人咋舌,同时也授人以柄:看,我们拍不出好的环保片,那是因为我们没钱。
纪录片也有一个经济运作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盈亏分析我不知道,但所用模式显然是对路的。电视剧方面国内有成熟的经验,纪录片却鲜有人尝试。《舌尖上的中国》开了个成功先例,该剧的热播,观众的反响,以及“舌尖体”的疯传,都说明了纪录片是有市场的,前提是要拍好片。
这就归结到了一点:什么是好片?
我想,最重要的是:是什么,就说什么,别有过重的承载。
《舌尖》第二季被人诟病,就是因为想借烹饪传达更多内容,这就犯了表面化的大忌。试想,中国人那么注重吃,每天的《天天饮食》都有人看,就说明吃的题材大有可为,烹饪里头乾坤大了去了。硬要在一部讲吃的片子里镶嵌进应试教育、生态平衡和空巢村,这就会把人的脑子搞糊涂了。如此一来,也削弱了烹饪的份量;叫一个普通河南主妇做上海红烧肉,显然也缺乏专业精神。
这也是以往国产环保影视作品无人问津的原因。
《鸟的迁徙》就是一部纯而又纯的、充满了专业精神的环保影片。说它纯,是因为片子只讲鸟,各种各样的鸟,讲它们迁徙途中发生的故事。说它专业,是拍摄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动用了各种手段,调度了所有的角度,做出了一部美轮美奂候鸟迁徙的片子。
 
《鸟的迁徙》里面有说教吗?没有,片中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片首,一只鸟被渔网缠住,难以高飞,不久,一个男孩为其解开网子,目送鸟儿远去;
片中,一个年老的农妇给歇脚的鸟群喂食,那抛撒谷粒儿的动作活脱像是喂养家里的鸡鸭。
这些看似很生活化的镜头所传达出的意境,又岂是大段解说可以企及的!
我们习惯了套路,照本宣科让人省事儿,那些鲜活的意味深长的内容就被省略了,忽视了。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有个系列片叫《远方的家》,去的尽是好地方:世界屋脊、西北边陲、茶马古道、南中国海,不同地方用的却是相同路数:好风景,好习俗,好吃好喝,还有好玩儿的地方。看完了有什么感受吗?好像是没有,就跟一个很普通的导游对游客絮叨了一番。这样的片子是要花不少钱的,除了台里出钱,地方还得配合着出人出钱,就拍了这样的货色,真的是贻笑大方。
当然也不能说所有人都不努力,前几年中央台播出了一部国内拍的《森林之歌》,镜头考究,画面写实而又华美,动效、音效方面很下了番工夫,是历年来少见的佳作。可惜其中还是多了些肤浅的说教,意境方面就下来不少。环境问题,你说与不说,它都在那里,你用丰富而又细腻的镜头去诉说,远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加直抵人心。
意识先行,见物不见人,这是我们环保影视的通病。
好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消失在一片茫茫的沼泽里。后来有人有感于此,为这个青年女子写了首歌,歌一写成便为不少人传唱,就连歌厅曲库里都有这支歌。写英雄的歌曲多如牛毛,能流传下来的估计也就是几首,为什么一支写女孩为丹顶鹤献身的歌曲能走红那么多年?什么原因呢?
首先,曲调一开篇,旋律就很柔美,能想象出青春的无限美好;随后曲调由缓转急,写女孩为走失的丹顶鹤而焦虑寻找;最后,旋律变得空灵,轻叹一个美好青春的过早凋零,以及一颗美丽心灵升入天堂的华美。
青春凋零,是件令人无比怅惘的事情,一个美好心灵融入一件壮美的事业,更是令人叹息而又起敬。这里面涉及人性,涉及对美好事物毁灭的心碎,这是人的共性,如此的叹息非但没有削弱那颗高尚心灵的形象,相反,赢得了更多人的共鸣,由此对丹顶鹤有了更深的认识。
好的艺术作品,总有人性在里面,要表现好这个人性,那就是难度很高的事情了。贝多芬写《英雄》,开始是题献给拿破仑的,后来听说他称帝,贝多芬勃然大怒,撤掉了这个题记。之后拿破仑葬身赫勒拿岛,而《英雄》却始终是写给英雄的,并不因初始的英雄成了枭雄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心中有英雄,笔下就出英雄,不会因难料的世事而改变初衷,作品也就因此永世长存。
丹顶鹤这种美好生物的走失是一种毁灭,少女为救丹顶鹤而献身,一个双重的毁灭令人悲伤不已,作曲家将自己的哀思寄托在短短一首旋律中,从中能听到对两个生命陨灭的不尽怀念,也能领悟到其中的一层大美境界。想拍环保题材的影视作品,建议可多听几遍这支曲子,多多少少能体味到些人性的东西。
 
要拍好环保题材的影视作品,需要更高的艺术修为。
那些浮于表面的环保影视之所以不能吸引人,大多是因为艺术根底不扎实,电影相对好一点,电视真的不忍心看。之前在电视事业大发展的年景,编导、摄像奇缺,大量没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者匆匆上岗,导致各类栏目烂片充斥,真的到了滥竽充数的地步了。后来各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制片人制逐渐盛行,压成本讲效益,收视率为王,搞得电视制作人本末倒置,误以为营销是第一要务,作品艺术质量退居最末。就算后来一批传媒院系毕业的陆续充实进各级电视台,也因为缺乏文学、美术和音乐基础,做出来的东西枯燥乏味。纪录片臭大街的第一句台词是:“他叫某某某”!臭归臭,这句台词各级电视台还格外爱用。
英国BBC是家老牌的广播公司,每年制作大量的影视纪录片,发行全球各类电视台和电影院线。BBC机构庞大,拥有大批各类人才,更值得称道的是,它还有自己的交响乐团,每年举办的逍遥游音乐会,成了国际音乐界的一场盛会。这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一家广播公司居然能拥有世界一流的乐团!即便如此,BBC还深感自己学养不足,每制作一部纪录片,会调集大批专家学者,动用著名独立制片人,聘用世界级的作曲家,让本公司乐团配乐,委托名家编写脚本,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如此制作的东西,艺术质量想要不上乘都难。
BBC还制作了很多舞台剧,光是莎士比亚的就不下数十部。我有一套BBC莎士比亚舞台剧的光盘,静下心来慢慢揣摩,感觉比读朱生豪的莎剧译本还过瘾:朱生豪这个浙江嘉兴的老旧君子有文字洁癖,而BBC原版剧充斥着俚语和粗口。建议想拍环保影视的多看几遍这样的片子,经年累月,总会有成。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