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农村环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6-04-25 15:38来源: 未知作者:李军

字号:TT
    提起农村,我们脑海中马上浮现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蝶舞莺飞,瓜果飘香。现在,很多城市的居民都会选择节假日去农村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然而,现实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不再是朴素而遥远的世外桃源,困扰大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农村也出现了。工业和城市“三废”向农村转移,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废弃塑料薄膜、农村畜禽养殖、农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造成农
村环境污染和“脏、乱、差”现象。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同时,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农村生态环境难题亟待破解
    如今,到农村走一走就会发现,环境“脏、乱、差”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有人将其概括为“五乱”,即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这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不仅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自然美,还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我国大多数农村尚没有垃圾堆放容器、设施和标准化处置场所,更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体系。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现象较为普遍,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池塘沟渠随处可见任意丢弃、堆放的垃圾。
    近些年来,一些农村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楼房、铺水泥路,忽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加快,而环保又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影响,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叠加,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蔓延。
    由于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乡村人口集中地区将生活垃圾倒入水里等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农村个体经营户,如畜禽养殖和加工作坊等过程中污水随意流淌,这些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与破坏;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无组织倾倒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村工业源污染同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乡镇企业也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力军”。这些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很大,甚至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有些企业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口,偷排现象严重。
    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环保力度加大而使大量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这种污染转移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目前,我国城市环保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有向农村转移倾向,随之而来的是污染一起转移到了农村。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环境意识的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镇环保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对其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也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使生态功能退化。一些地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屡禁不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失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阻止污染“上山下乡”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依然占50.32%。 然而,面对农村环境污染,很多乡镇缺乏环保基础设施或者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行政村甚至处于污染治理空白状态。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环境治理上,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的缺失,富裕起来的乡村呈现出“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状。不过,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现在起,要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面貌如果没有根本改观,不尽快缩小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被迟缓。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扩大连片整治范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生态乡村建设; 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等。
    今年全国两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指出,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其中农村环保又是当前环保工作的弱项和难点。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坚持环境治理城乡并重,着力解决农村一系列的突出环境问题。从2008年起,与财政部一起出台了“以奖促治”的政策,在各地大力推动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二是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三是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四是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从这些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投入中,仅环保口就有大概315亿元,有7.8万个村庄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受益人口1.4亿人。
    农村环境治理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状告诉我们,治理好、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更多切实的行动,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现已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本。这个位于浙江西北的山区小县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成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调研,在安吉余村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10年间,安吉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用发展经济的成果反哺生态保护,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安吉的转型发展之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生动诠释。
    从生态农业来看,安吉县108万亩竹海,每年给农民直接带来11亿元收入。17万亩白茶园,串起15800余户种植户、350家茶叶加工企业、3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整个白茶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每年平均为每位农民创收5800元。
    当地政府部门的数据显示,2004年,安吉县生产总值为82.38亿元,财政收入8.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1元。2014年,安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财政收入50.05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963元和21562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年均增幅在11.2%以上,连续10年领跑浙江。同时,预计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
    安吉经济发展经验充分说明,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了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思路和坚定的行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是能够做到的。安吉也为处理好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了生动实践,勾起了我们对美丽中国的无限向往。
    前不久,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表示,“十三五”期间,仍然把农村环保作为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继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开展新一轮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他还强调,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挥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的“种子”资金作用,整合各种相关资金,来推动农村环境的整治和农村的发展,比如水利设施建设、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等。
    同时,还要依法严肃查处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着力解决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问题,解决污染“上山下乡”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避免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乡村成为“公地悲剧”状况的出现。
    需要强调的是,农村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需要多方协作,但最重要的是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几亿农民群众都行动起来了,提高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才能把农村建成“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美好家园。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美丽环境、养成美好德行、过上美好生活,让乡村之间、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一定能用千万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