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垃圾换有机 厨余零废弃

时间:2020-04-21 10:19来源: 未知作者:于玉玲

字号:TT
    十年前,我是时尚圈里的一员,在“圈子里”的文化熏陶之下,我每次都打扮得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活动,我一直以为“时尚文化” 是引领人们思考“美好生活”的一个标杆。直到有一次我在意大利参加时尚源头的纺织展会,该次活动的主题是“时尚与环保”,我在展馆门口目睹了一管拇指大的胶水因为没有环保标识而被保安拦截下来。这件事对我来说特别震撼,也触发了我沉下心来反思国内时尚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的闲暇时间里,在参与环保活动的时候认识了不少自发的环保人士,和他们接触的2年时间里,我陆续走访了北京大大小小近百个垃圾场,从南宫到阿苏卫,从北神树到高安屯,有些场面至今想起都像噩梦一样。原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和马路看起来干干净净,其实已经被垃圾重重围堵!
    从事媒体工作让我养成了对问题刨根问底的习惯, 我希望寻找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方案,没想到这一寻找就是十多年。
    一开始,我认为利用媒体的资源、平台,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垃圾围城的方案。我和一些有志于环保工作的朋友一起整合了不少的专业资源,比如清华建筑系的高材生,农大资环学院的专业导师和学生社团,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员等。大家都非常热心投入,在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场地的情况下,夜以继日讨论,制定了“城市社区公共绿地环保低碳生态体系”,简称“时尚绿花园”, 当时,我们都觉得这个方案特别完美,能够快速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方案出来之后,又获得朋友的支持,联系政府资源去对接落地。可是很快我们就被现实连续“打脸”,这个方案由于涉及联动太多不同的政府部门, 难以整合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需求,协调难度太大,历时2年也没有明显推进,“时尚绿花园”的整体设想还是搁置了。
    触目惊心的垃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是不甘心, 我们和志愿者又想办法,把绿花园拆分不同的模块,分开在社区进行推广。目的就是让居民先认识到垃圾问题,养成垃圾分类习惯。2011年,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在百子湾家园先推广。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活动参与人数远超我们的预期。活动之后,我们也收到了其他物业公司的邀请,在短短几个月就扩展到十几个小区开展推广活动。我们一边推广,一边总结经验,慢慢形成了稳定的操作流程——用大篷车的方式进社区开展宣传,邀请居民用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兑换有机蔬菜,我们给它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垃圾换有机•厨余零废弃”。这大篷车式的社区推广活动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后来更有居民主动帮忙,社区不但因此热闹了起来,邻里关系也多了交流,居民拿着分类好的厨余垃圾换上鲜花或者蔬菜。后来还吸引了京郊的有机小农场主积极参与其中。
    “垃圾换有机”项目引起政府的关注,2014年开始获得北京市级、朝阳区级政府购买资金支持,落地在更多社区,后来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等政府部门也购买了此项目。虽然项目获得政府的肯定,但我们并没有满足现状停止思考,带动居民分类,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垃圾难题,一定要打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我们发现大篷车式的临时场地有太多不便,于是2014年在朝阳区沿海赛洛城落地了首个垃圾换有机社区服务中心,形成有机生活馆模式。我们用积分兑换方式激励居民按要求源头分类,厨余垃圾兑换环境友好的生活用品与食品。居民通过分类垃圾提升生活品质降低生活成本,持续参与性有所提高。这个模式扎根社区,不但让团队可以对居民生活方式进行稳定观察,还可以追踪社区垃圾产生的最直观数据。随着模式推广,参与方增多,我们组建了“时尚环保联盟”。我们深入社区获取实际垃圾分类工作的运行数据、对一年四季里生活垃圾品种数量、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促使更多人了解“垃圾问题”的另一面。2017年,项目团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峰会的宝贵参会资格。
    2018年6月,作为第三方机构代表,时尚环保联盟带着“垃圾换有机”项目,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城市精细化管理之北京垃圾处理成效境外媒体集体采访活动”做现场宣讲。作为实现社区厨余垃圾前端减量处理生态循环项目,“垃圾换有机”以打造厨余垃圾零废弃的社区为宗旨,建立一个从厨房到基地,从基地到餐桌的健康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落地社区以置换方式回收厨余垃圾,直接由农场的运菜车带回到农场,进行养殖蚯蚓、黑水虻和EM菌堆肥等技术进行资源无害化处理,通过产生溢价产品与消费者进行垃圾兑换,实现厨余垃资源化的环保生态解决方案。
    现在个人、家庭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喜欢园艺的群体日趋壮大,未来阳台菜园、露台花园等园艺爱好者群体将是厨余垃圾就地消纳主力军,引导这一人群参与其中至关重要。让大家愿意动手、会动手才是关键。我们以“美好生活哲学”为理念,致力成为可持续生活、美学生活方式倡导者,在场景式体验中,垃圾分类科普培训、环保生活主题工坊、自然园艺、美学教育、厨余堆肥等系列模块课程会非常有效的引导人热爱美好生活,进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期望逐步能够实现“以鲜花围城代替垃圾围城”的团队初心。
    (于玉玲,北京市石景山区时尚环保联盟研究所联创人、 项目总监)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