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心理学助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时间:2022-07-18 18:17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孙彦 龚园超

字号:TT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全民主动参与,尤其是代表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广大青少年和儿童。近年来,国家出台多个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政策文件,为有力推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规范、有序、高效开展,提高青少年参与生态保护行动的知识、能力和行为意愿,促进我国长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对而言,欧美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教育起步较早,体系比较健全,成果也较丰富。虽然我们国家最近几年自上而下对生态文明教育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整体来看还处于一个早期的探索阶段。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各界、教育机构、各大平台等均希望了解如何能够有效地、体系化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亟须相关理论和课程设计的指引。

       心理学的丰硕研究成果能够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评估和推广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遵循、利用心理学规律,能够助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环境素养(包括生态意识、环境态度、环境觉悟、自然联系感等),最终促进人们的亲环境行为,提高人类与自然相处模式的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通过教育效果的扩散,可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那么,什么叫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扩散?生态文明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可以给青少年儿童提供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或者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例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自带购物袋等。如果我们给青少年进行授课的时候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和保护方式,在课程结束教育效果评估的时候,发现青少年儿童不仅野生动物保护意愿提高了,垃圾分类的行为意愿也提高了。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在课程中进行过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这一现象就叫作环境教育的效果扩散。

       谈及生态文明教育,虽然主要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持续过程,因为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的个人良好的环境素养有持续终身的积极影响,特别是8岁以前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8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节点,这个节点之前,儿童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个时候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和行为能力的干预特别有必要。因此,从低龄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计入手,规划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给全国的青少年和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引导、模板、范例,提高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是心理学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方向之一。

       在低龄儿童的教育课程设计中,心理学理论中关注比较多的是同情心(或者叫同理心)和拟人化。同情心,通俗来说就是感同身受,在生态环境领域里,表现为对生态环境怀有真切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在18个月~2岁,幼儿的同理心就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到4岁即表现得比较成熟,但此时同理心的对象是周围的“同类”,也就是幼儿身边的他人;对环境的同理心在4岁以后才会得到发展,而且需要持续的引导。拟人化则是指给非人类客体赋予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认知,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非生命对象(如白云、高山、河流等)也通常会被比作人类,从而提高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同理心。拟人化在儿童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人逻辑化的价值观或者具体知识必须借助拟人化才能和儿童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将动物进行拟人化有助于提高儿童保护动物的行为意愿。此外,同理心和拟人化要有载体,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故事阅读。儿童生态文明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故事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我们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故事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塑造生态文明参与的意识和决心,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试验性课程,并进行严谨的教育效果评估,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计制定初步的模板。

       概括来说,我们的课程设计、开展和评估步骤如下:在某县一个小学里进行实地实验,选取各方面情况基本类似的八个班级,其中一年级四个班级,二年级四个班级。我们针对野生动物保护设计了一系列的故事,每个故事涉及某一种野生动物。例如,穿山甲、大象等,以提前录制好的音频和教师现场PPT展示的形式呈现,每个故事大概15分钟。在课程正式开始前,我们首先培训了这八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月之后,所有的课时均完成,我们对比了基于拟人化和同理心理念设计的故事教育方式和常规的、没有拟人化、没有故事情节的教育方式的效果,并特别比较了两种教育方式的扩散效果。

       教育的效果如图1所示。我们选用的评估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指标是儿童进行相应行为(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野生动物之外的自然环境)的意愿。其中,蓝色代表的是教育之前的水平,橙色代表的是教育之后的水平。从左边两组的结果来看,也就是采用了我们设计的基于拟人化和同理心的野生动物故事授课方式,经过了一个月的教育之后,儿童的野生动物保护意愿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野生动物保护之外的其他环境保护行为的意愿(如爱护公园里的花草、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也有了明显提高。虽然我们的课程是针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设计的,并没有直接教育儿童去进行其他的环境保护行为,但是对于生态文明领域的其他行为,接受教育的儿童也有所提高,这体现了明显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扩散。

       但是,这种扩散的效果只是在我们设计的基于拟人化和同理心的故事授课模式里面才存在。作为对照的传统“说教式”授课,虽然野生动物保护意愿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这一组的儿童接受教育之后其他生态文明行为的意愿没有出现扩散现象;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把对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提高“迁移”到绿色出行、垃圾分类、随手关灯等其他领域的生态文明行为中。所以,我们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表明,只有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课程设计才能达到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扩散的目的。

       总之,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尤其是当前规划和设计的初期阶段,教育效果的评估以及评估的具体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仅基于理论设计课程,却不知道教育前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实际改变情况如何,那么便无从得知教育的潜力,无法保证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性格青少年儿童均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评估时不能仅仅关注直接教育内容的影响,更需要从大处着眼,系统化考察教育的效果是否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产生了扩散效果。例如,我们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拟人化的课程设计背景下,扩散是可以产生的,而在非拟人化的课程设计体系下则没有扩散,这为未来推广生态文明教育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即应该如何去设计目标领域内的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课程,基于何种机制下能够产生教育效果的扩散,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力。

       因此,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加强对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运用,结合教育发生与发展的实际客观规律,逐步制定完善符合时代和历史文明进程要求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尤其是针对低龄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夯实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根基,提升教育开展和优化的实际能力,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培育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决心、有担当的主力军!

(孙彦、龚园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座谈会在京召

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座谈会在京召开

5月28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社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