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全球能源转型挑战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机遇

时间:2023-03-22 17:23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阿西姆·哈奈菲

字号:TT
       应对气侯变化是一项将我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事业。无论我们的国籍、宗教或是种族如何,应对气侯变化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立即采取联合行动及相关措施,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化,以解决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绿色能源转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简单但是值得。绿色转型需要一定的时间,最终产生丰硕的成果并使所有人都受益。但是目前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我们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点,绿色能源项目的融资,由于全球各国需要采取更具有战略性的方法来应用创新的融资来源,除了让国际金融机构和多边发展银行参与进来之外,我们还应该让私营部门能够为绿色能源项目融资,这将有助于各国政府来开展这些绿色能源的项目。

       第二点,对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损害经济竞争力的错误理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策制定者存在顾虑,担心环保政策会限制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竞争力,因此必须实施灵活的和成本效益高的环境政策。现在,一些非常领先的组织或者是企业选择了绿色发展,提高了其生产力并使其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就业机会,所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让经济受益。

       第三点,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多种形式和表现,如地震、洪水、海啸等等。遗憾的是,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未能采取必要的气候行动来缓解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最近特别是去年自然灾害的发生速度加快。

       第四点,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不可否认,向清洁和可再生资源的过度需要创新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在最不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是缺失的,尽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因此,发达国家必须共享专有技术,并向有需要的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因为人类面临生存威胁,需要携手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第五点,新冠疫情,我们目睹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大流行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破坏,迫使各国关闭国门,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幸运的是各国和全球供应链,特别是中国,正在从大流行及其带来的损失中恢复。

       作为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国,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于2020年宣布2030年之前达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去年发布的一项指导方针,中国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目标是在不同的领域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2025年之前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合作, 2030年前实现该倡议的绿色发展模式。此外,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比如白鹤滩水电站去年全面投产,这是仅次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三峡大坝项目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埃及已于2016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埃及与中国共同参与了多个项目,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泰达埃及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埃及的主要旗舰项目之一。一些重要因素使埃及成为打造可再生资源项目的绝佳地点,埃及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够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中心。特别在绿色和可再生资源领域,埃及已经参与几个绿色能源项目,例如本班太阳能园-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之一,扎法拉纳、拉斯加里卜风力发电场项目。埃及2030年战略有三个优先事项,第一个是扩大天然气作为过渡的燃料的使用,制定国家氢气战略以及扩大可再生资源使用,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去年埃及启动《2050年国家气候变化战略》,该战略侧重于以下五个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增强适应能力、巩固气候变化行动治理、改善气候行动基础设施、扩大科学研究、技术和知识转让,以便到2035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高到42%,到2040年提高到60%左右。

       2022年11月COP27在埃及成功举办,来自190个国家的3万多名利益攸关方,包括政治领导人、国际发展伙伴和非政府组织,就气候相关议题达成协议。埃及在COP27中的优先事项是从对话、谈判和规划转向实际执行,在这一框架内实现了近三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即建立了一个损失和损害基金,以帮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COP27也展示了埃及和中国之间强有力的合作。随着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宣布“沙姆沙伊赫”成为埃及第一座绿色城市,中国环境部通过提供节能灯泡、路灯和冷却技术,支持沙姆沙伊赫向绿色城市转型。最后我想说的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朝着绿色发展的道路持续迈进。


【阿西姆·哈奈菲,埃及驻华大使】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在2022“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

在2022“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编者按2023年1月10日,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新格局、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