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杂志网移动版

主页 > 期刊杂志 > 杂志目录 > 2014年07月 > 封面报道 >

不做摩比斯环上的徒劳者

摩比斯环即莫比乌斯带,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
专访杨小军教授之前,笔者从来不曾将这个伟大的发现与环境保护事业联系起来。可采访过程中,听着专家的讲述,一个坚定的想法突然在脑海中闪现,让笔者不吐不快,那就是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做摩比斯环上的徒劳者。摩比斯环上的小虫,看似一直前行,却不知从一开始它就走入了死循环,不明晰一个终极目标,唯有徒劳至死。我们的环境保护,也是如此,轰轰烈烈地拉开大幕,威威武武地喊着口号,却难掩缺乏相应稳定实效的现实。政府与公众,某种程度上就像摩比斯环上的两条小虫,朝着一个方向,喊着一致的口号,却各自为营,少相往来,进入了看似都在努力,却难到终点的轮回疲惫战。暴力维权,成为双方拉锯战中撕破脸面的爆点。这场疲惫战里,双方的内耗让环境保护的终极实现窒碍难行。
杨教授认为,沟通渠道、维权路径不畅、不透明是目前暴力维权问题面临的主要难点。对此,笔者十分认同。但笔者更认为这些问题背后是政府与公众的阶段性目标不一致在作祟。
环境保护不能一蹴而就,须多阶段、分步骤进行。如果把环境保护事业比作摩比斯环,以圈道数量定阶段,毫无疑问,大家对需要在摩比斯环上奔跑是无异议的,对保护环境的终极目标也无二话,大口号一致,但却缺乏对阶段性目标的认同。现下,虽然对每个阶段目标的界定、要求不同,但形势紧迫,得先启动大奔跑的起跑、加速程序。于是,双方在摩比斯环的圈道上,边跑边吵,不可开交,最后终于失控,有人大打出手。能说我们不努力么?我们部署、启动了赛程!能说我们没成绩么?我们确实在圈道上留下了痕迹!但任务完成了么?没有!阶段性目标尚不一致,如何评估?这方认为跑一圈正合适,那方却说一圈半才算合格,结论如何落定?目标不同,导致诸多难题,难题林立使目标趋同更难,如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掣肘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当下,我们必须避免沦为摩比斯环上的徒劳者,而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则需要更多拔丁抽楔的时机和战略。
目前,向污染宣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换抵挡,倡导多元共治,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的呼声高涨,新《环保法》让法律长出“爪”跟“牙”……这些难得一遇的契机扎堆出现,社会环保氛围一片大好,看来不乏有利时机。但如何筹谋有效战略并实施呢?杨教授提出“政府需要政治智慧,公众需要法治教养”的观点,我十分认同,在战略问题上,只有政治智慧结合法治教养,才能既高瞻远瞩又无施不效。
俗语称: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同样,在环保事业摩比斯环上奔跑的我们,缺乏了阶段性目标,跑得再快也怕是收效甚微。确定一致的阶段性目标是当前环保大战略下小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此过程中,政治智慧如何开启,法治教养如何培育,应是政府与公众首先要深刻反思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