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杂志网移动版

主页 > 期刊杂志 > 杂志目录 > 2024年02-03期 > 关注 >

实施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思考 ——以山东省为例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重大任务。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然而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现实问题。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并要求推广绿色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2021年7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建有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建有农业全产业链“链主制”,开启了国家层面上对“链长制”的实践与探索。2020年7月山东省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其中提出全面推行“链长制”。2021年2月时任山东省省长李干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全省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10个重点产业,规划设计实施项目,其中包括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高效农业。
 
什么是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

       农业产业链是针对区域农业的主导产业,将其上游投入品生产、中游种植养殖与产品加工、下游产品流通与渠道销售组成的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多环节链接成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链长制”被称作中国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经济治理能力的创新探索,是为畅通市场循环、产业循环关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由“链长”和“链主”组成。“链长”是政府,是产业链的倡导者与维护者;“链主”是企业,是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市场主体,利用其发展优势引领产业链发展。“链长制”的本质是地方政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机制强化产业链的协调作用,提升经济治理能力的创新探索。所以说,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就是通过构建“党政主导工作机制+绿色农业产业促进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由“链长”依据相关农业产业政策发挥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监督、维护“链主”企业发挥主导优势,在生产环节运用绿色生产技术培育绿色品种,在加工流通环节实现加工方式、运输模式、销售手段等绿色转型,在产业布局上推进产业融合绿色升级,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一种制度创新。2019年8月,浙江省由商务厅率先发布《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开发区确定一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试点,链长则由该开发区所在市(县、区)的主要领导担任,浙江省成为在全国最早推行“链长制”的省份。而后,广东、湖北、山东等地基于农业“链长制”相继开启产业实践。
 
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高效农业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绿色生态农业是指农业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农民收入高的发展。农业实现绿色转型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完善,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是关键,实现绿色农产品的高附加值要推进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而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做大做强可通过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制度创新,实现各产业部门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合作,形成产业发展凝聚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及竞争力。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农村资源丰富,产品种类齐全,2020年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农产品出口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省政府在2018年印发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要发展农业新动能,农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高质高效产业的总体要求。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是山东农业发展的时代选择。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山东“四化同步”发展中是最为薄弱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生产规模小且分布零散,产业集群效应弱。虽然山东寿光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但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高端蔬菜产品。农业发展的生态化程度不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更注重的是高数量的产出,为了追求高产出,加之对农业生态化绿色发展的意识不足,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所以说山东省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实施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具备农业基础优势,同时是打造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的迫切要求。
 
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地方实践

       浙江省桐乡市:“链长+链主+顾问”的组织领导体系

       2021年9月30日浙江省桐乡市对粮食产业链、生猪产业链、葡萄产业链授牌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由“链长”“链主”“顾问”组成。“链长”由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做好产业调研、细分产业链条。“链主”由领军产业负责人担任,协同制订产业链工作计划、推动重点项目落实等发挥产业引领作用。“顾问”由农业领域相关专家担任,对农业产业项目申报、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发展瓶颈等提供咨询指导。

       广东省揭阳市:“市县镇三级联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新机制

       2021年5月广东省揭阳市以“G+5+N”模式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G+5+N”模式是指“党政主导的工作机制+5项创新机制探索+N个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搭建”的模式设计。揭阳市也成立了产业链长办公室,由市级领导担任市级“总链长”“副总链长”,由县级领导担任县级“总链长”“副总链长”并兼任具体产业的产业“链长”,构成产业链全链条发展组织架构。在“链长制”发展的资金保障、推进产业园与产业链建设、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机制创新 ,成立农业产业链研究院。

       湖北省:聚焦主导产业

       针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少、知名品牌缺乏、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2021年4月2日湖北省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决定在省级层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在粮食、特色淡水产品、家禽及蛋制品、现代种业、菜籽油等10个农业产业链建立链长制,每条产业链上都有一名省领导带领、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个工作专班推进,解决制约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难题。
 
山东省如何实施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

       实施“链长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党政领导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质量。山东省可根据农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现代农业,在农业产业绿色转型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建链:制订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计划

       山东提出推行“链长制”要对每条产业链进行剖析梳理,为推进落实山东省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实施农业产业链行动方案,建立“一个图谱”“N张清单”的工作体系,包括一张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图谱,列出绿色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要素;一张绿色农业龙头企业清单、一张低碳农产品技术清单、一张重点项目清单、一张可对接的科研机构清单……

       强链:创新驱动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升级

       山东省不同县市农作物品种不同,生产规模分布不均,需要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分析管理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山东省已经建立了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也有所提升,但生态智慧农业的生产过程涉及环节较多,同时山东省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尚未健全,现代化机械设施也尚未普及。因此在打造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时要注重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补链: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排行榜中,山东省上榜企业有8家,农业行业领军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山东农业产业市场自主调节能力较弱,需要政府招商引进能够对传统农业模式绿色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进行“补链”。同时还要明确“链长”以及其他各部门的责任权力边界,处理好“链长”与“链主”之间的关系。

       延链:延伸农产品产业链

       山东省粮食、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量虽居全国前列,但高端化、品牌化的农产品产出量较低。多数龙头企业属于“资源型、原料型”的初加工企业,初级农产品是山东省主要销售的农产品,农业产业链较短。绿色农业技术装备发展也不发达,绿色农产品竞争能力较弱。“链长”要带领探索一条绿色农业发展新路径,让农产品绿色生产、低碳加工和运输、销售等其他服务业有机结合,利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向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耿飒,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w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