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杂志网移动版

主页 > 执法监察 > 一线执法 >

湖州南浔区多线发力提升涉刑案件侦办质效

      日前,浙江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执法人员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现南浔某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在线监测进水化学需氧量日均峰值偏高,且排放的小时均值、日均值均显示超标。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核实后,通过线索摸排,顺而发现上游端部分化工、涂层等企业废水排放异常,实现了案件侦查的‘连锁反应’,提高了执法查案效率。

      “从以往查处的案例来看,当前,虽然企业负责人的环保责任意识得到了提高,但部分企业管理落实不到位、环境违法行为隐蔽,对案件侦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南浔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姚昱廷表示,利用在线平台能够更加精准地筛查出环境违法线索,提高执法效率。

      据介绍,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智慧监管平台等构建非现场监管模式,实时掌握全区涉污单位治污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并借助卫星遥感、VOCs走航车等数字化手段开展污染源排查。近三年来,通过系统平台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4起,其中涉刑生态环境违法案件高达12起。

      污染环境违法案件,证据最为关键,然而,取证难、性质认定难是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对此,南浔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基层生态联勤警务站和全市首个水上生态联勤警务站,通过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常态入驻、实体运作,有效破解了以往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取证难的问题。借助生态联勤警务站平台,南浔区吴某某等人跨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件侦办十分迅速,从发现到立案,仅用两天时间。该案件成功入选2023年度生态环境部第十六批典型案例。

      “原来办理这类案件都是生态环境部门提供证据,之后公安机关介入,该处罚时想找企业都找不到。此次执法过程中,生态联勤警务站工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人员第一时间控制嫌疑人,锁定手机转账记录、非法贩卖的微信群,有了公安刑侦手段的介入,查找源头,打掉上下游链条,环境案件立案快、办案快。”姚昱廷介绍。

      另一方面,结合南浔区企业的分布情况、存在的边界环境问题等要素,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通过探索建立江浙边界首个跨界生态环境“四联”机制,打造“公检法环”联动、“生态环境监督员”等制度累计侦办跨界涉刑案件5起,对污染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近三年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67件,侦办的涉刑移送案件17起,查处率居湖州市首位。其中,两起非法危废处置案件分别入选2023年度生态环境部第十六批典型案例、2022年度浙江省第七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w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