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牛健:一起造减物增效的共享社区

时间:2015-12-18 14:19来源: 未知作者:匡春凤

字号:TT

牛健老师介绍,这就是废水废渣处理设施。李瑞东/供图
    “未来共享社区的新生活是择邻而居,不是一家人,而是一群人。”十月中旬的一天,北京市露营公园内,牛健这样描述着他的理想。
    2014年6月,牛健用六个集装箱组装成了“都市桃花源”,和家人在北京郊区过上了田园生活。关于他的新闻也在自媒体上点击过千万,他的田园理想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向往。

1.0版本:
郊区建起“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在北京露营公园东南角的一隅,两座集装箱建筑毗邻而建。正值京城仲秋时节,天蓝风轻,周围草叶已泛黄,两栋房子的房前楼顶遍布花草蔬菜,满眼绿意令人赏心悦目。
    牛健说,西侧较小的那栋集装箱建筑,就是广为人知的“都市桃花源”,现在被他称作“可持续生活实验室1.0版本”。2014年6月,他筹资30万元,选址顺义马坡镇,耗时两个月装修施工,终于在8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整个建筑架构采用6个标准的20英尺集装箱模块平层排列,包含住宅区、办公区、厨卫、生态创客空间以及屋顶太阳能、风能展示和立体种植等。牛健说,这些集装箱模块并不是废弃的运输用集装箱,而是专门的住宅建筑用集装箱模块,方便拆装和移动,内部有隔热层。
    走进屋子,右手边是卫生间和厨房,这里是牛健在前期设计时花费心思最多的。我们看到,卫生间一侧墙边分上下两排放置了四个大桶,其中一个是灰水桶,一个用来收集灰水处理后得到的中水(中水可冲厕所或灌溉),另外两个桶是两级发酵的沼气桶。
    粪便通过管道进入四个塑料大桶,可发酵成沼气,也可消毒后转化为农家肥直接灌溉绿植。“一般小区里,粪便都是集中处理,进入污水管道,不但需要政府投入很多钱去处理,还不能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在这里,每个家庭分散收集、分散处理、分散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牛健告诉我们。
    来到厨房,牛健打开了厨房水盆下的橱柜门,内里乾坤顿时显露出来。原来,水池下面安装了厨余粉碎机,粉碎后的厨余垃圾也会进入沼气发酵系统。据了解,厨余粉碎机目前在我国仅在大中城市有少数家庭在使用,粉碎后的厨余混入废水中排走,没有被有效利用。
    作为一间“活”的实验室,牛健一家在这套房子里生活了11个月,查看设备运行情况,照顾各种蔬菜花草,测试普通家庭的能源消耗与各类垃圾回收处理的可能性,同时为共享社区的未来参与者们提供培训。牛健一家在这里接待了千余位来访者,他们不但用亲身感受向社会传达,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都市田园生活,还在技术层面,传播了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2.0版本
一所共享社区的培训学校
    今年5月9日,“可持续生活实验室”整体搬迁至北京露营公园,并原样复建,作为1.0版故事永久保留。随后,牛健马不停蹄,张罗起2.0版本。这次,他不但没花一分钱,还吸引了六家知名公司主动参与。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2.0版由五种功能模块七个集装箱组成,建筑面积100平米左右。有3个单户、一个公共合作空间,一个有机农场,半个厨房和半个有机污水处理间。“如果说一期是个是概念性的样板房,2.0版更加接近一个小的社区,是可复制的产业化。”牛健介绍,太阳能、地暖、卫生间、污水处理系统、有机农场,这些1.0版本中有的功能它都有,而且还进行了升级。比如,三个单户内的卫生间,厕所是高铁飞机上用的负压抽吸式1升超低耗水厕所,这个厕所设计还入选了2014盖茨基金厕所创新大赛的优胜方案。
    另外,建筑的发电装置采用薄膜式太阳能发电方式,安装了发电门窗,楼顶也安装了发电围栏和发电幕墙。2.0版本还投入了一套污水和有机垃圾处理循环系统,一头把垃圾发酵成沼气,沼气烧热水、沼液种菜、沼渣养鱼。另一头,废水负压收集,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饮用。“安装测试完毕,提供设备的厂商老总就接了一杯处理过的废水一饮而尽。”牛健说。
    在这里,休息和洗浴区域作为每户的私密空间单独设计,其他功能区都设计为公共部分。牛健把2.0版本称作一所学校,用来开展“可持续生活训练营”,训练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班。牛健说,在初级班,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儿,一起处理垃圾,进出拼车,物物交换,以更少的钱、更少的物,共享美好的生活。中级班在社区自治、设定规范、解决冲突方面发挥更多的自主性,可以说是半自治。而高级班则是全自治。
    “作为学校,我们会让一些有共同意愿的人,来学习、习惯公共生活。”现在,牛健已经成功开展了两期初级班的内测,大家在这里一起吃饭,一起处理垃圾,一起种菜。
    牛健表示,他希望能以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为蓝本,探索如何让人们既能接近乡土,又融洽邻里关系,还能把资源循环利用。就拿楼顶的种植区来说,“普通人看这里就是一个楼顶菜园,我们不这样认为。这里有五个认识维度,第一,这是个垃圾处理系统,沼渣喂鱼,鱼排出的粪便,循环利用给植物;第二,这是个田园景观系统;第三,这是个社会空间,邻里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联结;第四,这是个生产空间,它会产出余量菜;第五,这是一种现代新经济模式——分享经济模式,这是几家共有的,不是哪一家的,因为单一家庭没有足够的金钱、技能、精力空间来处理。”

大梦想:
五年三步走,影响十万人
    今年53岁的牛健,2005年开始,在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事阳台绿化研究。随着推广绿化技术的深入,牛健逐渐发现,城市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乡土生活,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环境污染、雾霾严重,幸福感在下降,很多城市居民非常向往回归田园生活。
    2009年,牛健进入公益圈,创办社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此后,牛健一直在探索如何以城市居民自身为主体、改善城市生态。几年来,他越来越感到,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大气、水、土壤都处在一个完整的体系里,通过单独解决其中某一个问题来获得整体解决是不可能的,“比如,为了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去安一个尾气净化器,看上去问题解决了,可是又多生产了产品,造成了新的浪费和污染。”    
    那又该怎么办呢?牛健的答案是:减物增效。在他的共享社区计划里,希望展示一个美好社区生活的范本:高效利用技术因素,让城市家庭低成本就地处理、利用多种垃圾和废水,可以以城市农耕为基础形成社区凝聚的纽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共享”形成更低碳可持续的生活。
    按照牛健的计划,计划共分三步走:一期,建立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一户人的规模(1.0版本,已实现);二期,10户人的规模,完成社会、生态、空间、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的实验与调整(正与合作方进行选址策划中);三期,在二期基础上,建成100户的社区,完成以活力结社、农耕生态、交往空间、共享生活、社会企业为基础的社区可复制模式。
    他希望用5年的时间,在全球复制200个孵化型可持续生活训练营,孵化5000个模式复制者,转换可持续生活者10万人,大家习得“协作共享”的生活方式,快速找到邻居,聚起社区,合作建房,自治生活。而所谓的共享生活,就是在保持私人物权、私人收益、私密空间、私人资源的基础上,共享空间,共享物品、共享食品、共享田园、共享技能、共享交通、共享时间、共享权力、共享收益、共享安全。“打个比方,相当于你花了60平方米的钱,享受300平方米的空间,居住、工作、教育等需求都在一个社区中实现。”牛健希望,未来的30年内,帮助全球主流人群,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地球有限承载之间找到一套可持续生活方式。
    面对自己的宏伟目标,牛健信心满满,他说:“我们这个是零成本。共享社区是择邻而居,大家有同样的价值观,这样就会形成合力,有了合力才能有改变。只要你想让地球健康起来,想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就必然会团结起来,协作共享。”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