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绿色社区,怎样整合社区环保与政府环保

时间:2015-12-18 14:38来源: 未知作者:刘晓星

字号:TT

11 月18 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西河沿社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受到居民欢迎。 陈俊合/供图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北方雾霾频发,PM2.5在各地纷纷爆表,人们被告诫减少室外活动。在此背景下,作为起居的主要场所——社区,承担着居住、健康、舒适、环保等更多功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而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寻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绿色社区、生态社区等概念和实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社区绿色化建设经历着由被动应对环境问题到主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变革。推进绿色、生态等可持续社区实践的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可持续的社区建设不仅是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和谐的绿色文化氛围的建设, 它更是一种观念架构,一种模式构建和文化变革。绿色社区建设要创导一种新的文化观念、新的价值定位、新的精神追求、 新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模式。

绿色社区实践缘何叫好不叫座?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应该说,绿色社区是在传统社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主旨,从社区的设计到消费、管理始终贯彻绿色的理念,让社区达到既保护环境又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又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绿色社区”概念最初是被一个活跃在环保领域的NGO“地球村”引进中国的。“地球村”在社区层面上的环保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1996年时只是通过帮助北京大乘巷社区家委会建立垃圾分类点,后来发展到向居民介绍、引进垃圾分类法和节能、节水家电的使用方法,编写了《绿色社区指导手册》。其时,“地球村”对于“绿色社区”的实践形式主要集中在倡导社区居民选择“绿色时尚的社区生活方式”,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地球村”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绿色文明与中国”节目,并在绿色时尚板块介绍垃圾分类知识。 可以说这时候的“绿色社区”概念是小众关注、讨论的专业话题,“地球村”对其进行的实践处在小范围试验的阶段。到了2001年,“绿色社区”概念由于与政府希望将环保推进社区同时加强居民参与的政策目标相切合,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支持和推广。原国家环保总局号召全国47个重点城市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工程,“绿色社区”概念由此演变成为一项广泛性的国家工程,被政府以政策推广方式加以传播。这时“绿色社区”的核心集中在建立绿色社区指标体系上。
    我国的绿色社区正处于起步探索时期,大部分的绿色社区是新建设的,或是正在建设中的,有些是正准备建设绿色社区,面临着这样或是那样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这就需要大量的居住面积来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而目前多数房地产开发商更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或多或少忽略了购房者生活空间的质量问题,使得大部分小户型社区容积率过大,私密性不够,所以很多社区的问题首先是绿色面积不够,植物种类过少,达不到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环境的效果。其次,社区建设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污水处理的推广等都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在垃圾分类方面,目前大多数城市社区并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垃圾分类的标准,而是照搬外地经验,盲目地将所有的分类都模糊地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但实际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精确区分是非常困难的。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的缺乏无法保证垃圾产出效益,往往在垃圾收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就会将可回收垃圾箱内的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箱里的垃圾混在一起,导致社区的分类垃圾箱沦为“摆设”。
    国外有些国家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前根据分类垃圾的利用目的来做相应的分类,首先明确回收的垃圾将会被用于哪些用途,再设置相应的垃圾箱。而我国垃圾收集处理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当前,社区建设普遍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境,许多居民委员会没有办公场所,有的则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物力资源的匮乏导致社区居民自治组织难以吸引和挽留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做过多的经济投入,导致社区干部的素质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了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巩固深化和发展。其次,在社区管理以及具体工作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社区内有些工作很难做到。比如垃圾分类,社区内通过宣传,大部分居民能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但总有人不按要求分类,或者是居民看到垃圾车将分类好的垃圾混装,影响了居民继续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绿色社区建设缘何阻碍重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绿色社区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方面的,另一个是社区自身的。政府需要利用政府职能解决某些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关制度的完善等。社区自身的问题,包括社区的建设、如何提高社区内居民的素质,进而辐射周边居民,最终达到所有居民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形成因各个社区背景的不同,出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如何解决已经建设好的、正在建设中的和准备建设的这些绿色社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在2001年出台了《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给出了绿色生态小区能源、水、气、光、热、绿化、废弃物处置与管理和绿色建筑材料9大子系统的建设指标。到目前为止,这部《导则》仍是我国唯一的一部官方的、权威的、较全面的、用以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技术指标体系。
    同时,我国绿色社区与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还没有放在同一层面上考虑。绿色社区是城市的一部分,绿色社区的各项规范条例的制订与执行,都要考虑到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应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若没有全局观念,各唱其词,将会使二者很难相辅相成。
   传统的社区环境管理片面强调政府管理者的作用,形成了依赖政府部门的行为惯性。然而,政府环保部门难以协调涉及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环境行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主要是由环保局、文明办等政府职能部门具体主持的。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局限,具体表现为:对社区工作缺乏直接领导、创建中协调工作耗费精力过多、会议召集较难、工作进度较慢、政策保障有限、主持部门只是兼职办理等。这些说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导致指标职能缺位、创建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由于社区服务组织尚不成熟,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不能有效承担政府转移的绿色社区建设服务职能,对社区服务组织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政策支持不够,客观上使绿色建设急需社区服务组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缺乏以社区为基础的监督执法的机制。社区诸多环境问题的症结并不在没有环境法规,而在于执法不力,没有创造一个社区公众能够参与执法监督的条件。
    由于我国社区自治能力不足,削弱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影响了社区自治的健康发展;而一些好的政策如节能灯、垃圾分类等难以有效实施,也源于缺少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自治。人们对于社区层面的活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参与,这些活动似乎显得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目前社区环保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小学生和老年人,而作为社区的主体人群——青壮年的参与还很少。

社区环保与政府环保如何有效整合?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由于不同的地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同,绿色社区建设的内容、重点、组织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开展绿色社区建设,政府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主要是宏观指导和外部支撑,而非对社区具体事务的行政介入。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绿色社区建设中扮演着指导、推动和促进的角色。
    居民参与是实施绿色社区创建的重要基础。城市绿色社区创建管理本身是一种最具公共参与性的公共管理,只有真正形成一种人人理解、人人参与的“无障碍通道”式的管理模式,才会使创建工作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不断形成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力量。为此,应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使社区管理部门同市民的沟通渠道进一步畅通、便捷,建立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使社区居民有直接具体的沟通渠道,表达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见解、建议,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见。
    目前,我国的各个绿色社区的建设,几乎都是在摸索之中进行,需要大量的资料、信息、技术、知识等,来完善社区的建设,而且社区之间也需要一起工作、交流,互相传递信息、工作经验、取得的成效等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绿色社区网络,把全国各个社区点与点相互连接,资源共享并不断充实、完善,使各个社区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合作和发展。
    并且通过网络设立“社区论坛”,使“社区论坛”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机制来进行社区环境教育,加强居民对社区发展尤其是绿色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同时作为社区居民间、居民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交流和讨论的平台。通过“社区论坛”交流和讨论的形式来激发社区居民对进一步加强绿色社区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进行必要的绿色社区实践活动,同时解决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社区论坛”将主要讨论进行哪些和如何进行重要的绿色社区实践活动。
    说到底,所有的社区建设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而这些都是和人们的综合素质分不开的。在目前社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后社区的重要工作应放在强化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上,并使这些意识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习惯。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段过程中,逐渐完善社区内的各种建设,并突出人性化的建设。
    实施绿色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管理部门、民间组织以及居民,社区管理部门是最接近社区公众、联系公众的纽带,还是绿色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者和参与者,其主要工作应放在协调解决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居民是受益主体,是被服务的对象,因此享有被服务内容的所有权利,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例如:自觉维护社区内的环境,主动配合物业及居委会进行宣传活动等。物业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社区内的居民,负责社区内的安全、环保、秩序、宣传,以及努力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状况等等,并积极配合居委会的工作,搞好社区建设。居委会则属于政府行为,拥有一定的政府职能,主要工作应放在协调解决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评比指标体系,从整个社区到每家每户进行评定、监督。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