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将公众参与进行到底

时间:2018-03-13 14:40来源: 未知作者:张登高 安徽省绿满江

字号:TT
     绿满江淮从2013 年开始关注淮河,除此之外, 还通过大学生社团的力量,慢慢去关注安徽本土环境, 不仅是水领域,还有安徽境内的其他领域,因为在皖江城市带的转移方面,安徽承载了很多,环境污染是很突出的问题。绿满江淮从2011 年起开始坚持做地方环境政策的落实工作,靠的是公众参与,这是我们机构的基因。
    绿满江淮从一开始的污染监督,慢慢延伸,现在公众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信息获取很重要,这有助于公众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身边的环境状态,再参与或采取其他行动。绿满江淮从2014 年开始做这些工作,获取一些方法和经验,再采取行动。今天跟大家重点分享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绿满江淮公众参与淮河保护行动策略。我们一开始,重点强调的是做监督和举报,但我们发现, NGO 的监督力量很弱,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是有限的。在河流保护过程中,我们发现,污染源不仅仅是城市, 尤其像安徽淮河领域,流经的地区比较多,在淮河流域有45 条支流,这些流经县市里的河流垃圾问题很严重,但这不属于固定污染源,很难监督,而且在近几年它慢慢成为主要元素。2007 年以前,安徽的淮河段污染较大,所以2007 年安徽省对整个淮河流域是限批的,整个流域所有地市的新建项目前提是在总量控制范围下,近几年来,在安徽段,很多固定污染源的违规排污项目在减少,政府的监管力量和公众的力量也在增强。现在非固定的污染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看到很多农村县城排放的垃圾、污水,包括养殖污染成为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开始尝试做公众对河流的认知。只有让本地人认识到要保护身边的河流才有可能促使其成为行动者,这是我们重点尝试的。我们更多的力量放在鼓励当地公众做健康评价记录,找到问题根源,从政策方面,或者从本地的其他行动方面去推动河流健康。在专业支持资源方面,我们有安徽的律师网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对于举报之后不作为的,我们有律师团队支持做行政复议或者推动政府履责,这是我们机构比较有特色的一点。
    第二,分享一下我们淮河护水者网络的发展历程。之前我们就是一群在校大学生,当时淮河污染很严重, 虽然有社团去关注,但是大家的精力是间断的,不持续的,跟进很差,绿满江淮由此而生,目的是去辅导支持众多社团在淮河领域行动,这一阶段社团开始常规化,社团力量开始扮演呼吁者的角色。我们第二次是在2011 年,这一年,绿满江淮与导演杨紫烨联合拍摄的记录片《仇岗卫士》获得2011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奖。以前仇岗村本地的居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是很微弱的,社会动员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推动的力量也很微弱。2007 年我们看到企业污染导致整个村出现问题,所以开始发动在地的人做本地的污染监督,那时候开始有了护水者网络,我们去做联合行动。2010 年左右,在做污染源的定位时,我们联系一些组织把自己身边的污染源找出来并定位, 让更多的环境污染源走入公众的视野,进入我们监督的视野。这几年我们开始在省级层面不断号召更多的护水者做这些事,加快淮河领域的治理。淮河治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们需要与水环境有关的人都行动起来,让更多人来监督、保护自己身边的水环境。之前有当地的志愿者说环保需要技术背景,后来我们探索如何把门槛降低,让志愿者团体能够参与,所以开发出了淮河公众参与指南,教公众如何做污染的监督, 如何做简单的举报,让他们觉得可以通过举报推动自己身边的河流的治理。我们曾有这样的案例, 有一个70 多岁的大爷,就是因为一次举报解决了问题,他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然后就开始发动更多的人做这些事。我们要把参与环保的门槛降低,把一些知识转化得更简单,让公众都能用, 就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针对护水者队伍,我们会做一些河流健康的认知普及,我们还致力于推动更多的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自己身边更多的环境信息,从而更愿意、更有动力去做保护环境的事。
    第三,我们机构连续四年推环境信息公开。我们一直在做污染源信息的公开评价和倡导,同时联合安徽本地的法学院,尤其是安徽大学法学院,一起做基层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专项培训。我们有自己的律师团队以及志愿律师,还有一些本地的专家资源,2017 年我们做了16 个地市执法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扩大信息公开内容,同时督促他们履行公开义务。同时我们也做本地的环境保护信息披露,在安徽这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对滞后,除了一些国控省控市控企业外,有些大型企业都没有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地方环保局在这方面的披露也偏少,所以我们会在自己的平台上不断披露这些企业的基本信息,让本地的公众知道自己身边企业的环境表现。
    第四,我们一直在推动社区环境法律赋能,我们跟本地的基层司法所合作,同时跟安徽很多大学的老师或者法学院的学生合作,联合他们一起在本地污染社区周边做法律法规的宣传,他们都有法律知识的背景,相对专业。我们合作编制了手册,会告诉受害者怎么做证据收集等相关的司法工作,以及如何做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环境权利。我们发现有些社区涌现了一些社区环境领袖,倡导大家进行相应的环保活动。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合更多的人做信息公开和法律赋能。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