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 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0-03-31 14:57来源: 未知作者:马明飞 郑玉馨

字号:TT
    黄河作为中国的文明发祥地,横穿中华大地, 流经九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这片广袤土地养育了无数人民,积淀了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以下10个类别:民间文学;民间(传统)音乐;民间(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民间(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但是随着经济的兴盛、文明的更替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很多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陷入了生长困境,甚至几近灭绝。如何保护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河流域经济文化概况
    黄河流域涵盖了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九个省(自治区),囊括了高原(高寒、黄土);山地;丘陵;平原各色地形地貌及各种气候(干旱区、富水区)。黄河流域各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地域和气候的变化异彩纷呈,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地域和气候也同样制约着经济发展。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文化两大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制约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程的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甚至将决定其传承方向。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于2004年批准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随后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认定事务迅速开展,并进行了大批量的申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黄河九省区正式公布的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扩展名单)已达近5000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和传承数目庞大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对着不断的挑战。
    科技与经济繁荣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一是部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顺应当下的社会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个地区在科技欠发达时期的智慧结晶,它经过岁月沉淀,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兴盛,很多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例如曾经飘荡在黄河流域的各式工匠号子,已经不再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因为现代机械已经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机器听不懂也不需要号子来加油。再如,山西省阳城生铁冶铸技艺,虽然其现存传承人吉抓住老先生传承了绝佳的冶炼技艺,但是该技艺却在1984年就已停止生产相关产品。面对时代筛选,一些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定躲不过被淘汰的命运,未来要面对如此困境的也不知繁几。如何保护和传承此类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二是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影响。当前,黄河流域的脱贫任务依然艰巨。黄河流域地貌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对于经济发展制约很大。甘、青、宁、内蒙古等地的贫困情况依然严峻,其他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的省份行政区划内贫富差距也较大。贫困对于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有相当一部分在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虽然在一定水平上保证了其所需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但更多的是导致本地青壮年人口外流,后续的传承血液不断流失,最终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无人可传的窘境。据数据显示, 黄河九省(区)2019年人均GDP除山东省外均未达1万美元,最低如甘肃省仅为4790美元。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的月人均收入甚至达不到1000元人民币。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压力年轻一代已经筋疲力尽,再无剩余精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很多老一辈传承人并不具有将自身技艺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也不想自己的后人重蹈覆辙,故不愿再让子孙学习和传承自己保有的文化遗产。生存需求不能满足的重压之下,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要面对断代、失传的危机。
    社会发展给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带来的巨大压力
    社会认可度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发源地的社会认可息息相关。但随着生存压力增加,新事物不断涌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发源地社会认可度降低的窘境。如今黄河流域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现代化教育,长大后通常选择去发达地区务工或深造,与故乡的风土人情接触甚少,对家乡的文化遗产认同感自然会降低。此外,据黄河九省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显示,黄河流域现存的传承人年纪多在40-60岁,部分传承人年纪甚至已达七八十岁,明显呈现出老龄化趋势,这将会严重影响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很多老一辈黄河流域传承人眼中,他们所掌握的技艺仅为谋生手段而非文化遗产,技艺再精湛也不过是社会地位“低贱”的手艺人,并且不希望子孙后代重走自己的老路。这种想法直接掣肘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展开。由此,如何提高发源地社会认可度也是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面对的问题。
生态环境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与发源地的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根植于发源地才能维持其生机活力。但目前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水体污染严重一直是黄河首要的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黄河的污染水平在逐渐降低,但新的环境问题正纷至沓来。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不能支撑农业生产与能源开发结合的经济发展方式,且其他的经济发展方式对黄河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负作用也不能幸免。黄河流域,尤其上游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修复的可能性近乎为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导致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成长进化的土壤,只有发源地的生态环境维持在适宜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发展。然而黄河流域逐年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不能给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稳定的成长空间,且已经给作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主体的沿河居民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现已变成阻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进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文化更迭对于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新兴文化对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深,各国文化开始逐渐渗入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假借“世界民主进程”推动文化全球化发展并大力标榜其“文明样板”的“人设”,力图以文化软实力来统一世界。域外文化的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十足。东西方文化在不断冲突的过程中也逐渐融合,催生了一代又一代新兴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以其能包容、重娱乐、强刺激和易复制等特性迅速攻占了大众审美,黄河流域居民也难逃其中。新兴文化的输入不仅未能促进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的输出,反而侵蚀了黄河流域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且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打破自身的文化桎梏和地域局限走到大众面前,失去了外部的文化推广空间。因此, 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兴文化的冲击下越发风雨飘摇,直至湮灭。
    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匮乏。创新能力匮乏是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黄河流域贫困地区的老一辈传承人们并未接受过充分的文化教育,其创新力自然不足。此外,黄河流域的传承人们并未意识到自身掌握的流传了千百年的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来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挑战和遴选。即便有传承人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环保需要,或不擅经营,他们未能把握当代社会文化传播、更新的节点,一次又一次错过创新机遇,致使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衰落。并且老一辈的传承人多囿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老旧的思想内容,并未意识到创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内涵对于其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待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要追赶社会文化的发展脚步时, 早已失去创新能力,错失发展良机,逐渐被新兴事物和外来文化侵占了发展空间。
    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的危机。在黄河流域内主要生存着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满等八个少数民族,他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并给后世流传下来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为封闭的山区或贫困地区,与外界联系并不紧密,现代化事物很难普及其中,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也并不利于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教育水平的低下会使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缺乏创新能力,无法应对域外文明冲击。近年来,黄河流域部分少数民族的人口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后续传承人口储备不足,这也会导致其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同时,隐居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与世隔绝,一些先进的保护方法和传承手段对其文化遗产难以施展,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如何帮助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保护和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对策
    提高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各省区内部及省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不能走以能源开发为主的传统路线, 必须另辟蹊径。应推进黄河流域以手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商品向外界推广,提高当地经济收益。例如,山东省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将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脱贫工作结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黄河流域贫困地区的交通网络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与轻工业的发展同时进行,以“互联网+物流”的方式逐步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成长。其次,要推动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适当开发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将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以及竞技、美术等文化遗产与当地旅游业结合,以多种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既能推广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可以提升本地经济效益。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需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尽量降低外来人口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冲击,力求在保证文化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让黄河流域传承人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传承人们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后继传承人们才有将其继续传承下去的动力。
    增强创新能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学校的设立
    知识是创新的根本,但黄河流域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需求。若想满足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需求,就要不断推动黄河流域贫困地区的教育普及,提高传承人们的创新能力,紧跟文化演进的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内涵。同时要鼓励黄河流域的传承人们打开眼界,以更开放和包容的眼光来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时代进步的联系。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陋习应当破除,并积极在传承人们所在的地区设立专门学校,以更加系统的方法来培养后继传承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强力支持。同时要完善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体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生活保障,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留更多火种。最后,可以通过各级普通学校向年轻人推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教育的层面上帮助人们觉醒保护和传承意识。
    以科技手段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科技的发展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异于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方法。黄河流域各省区都已积极采取先进的影像技术记录保存本行政区划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并先后搭建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例如,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已经建设得十分成熟并拥有大量的影像资料,查阅起来十分便捷。其次,现代工艺可以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供给良好的科技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简单机械的制作步骤可以通过机器量化生产,这样可以让传承人们集中于核心技艺操作,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例如山西、四川等地的酿酒工艺,现代化生产技术为其提供了量产的可能,保障了市场供应,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名四海,为当地贡献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短视频、直播软件已成为“手机党”消磨时间的首选。一些文化保护传承意识觉醒的年轻人开始借着智能时代的东风积极向大众推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搭上智能时代的快车向大众推广自己,更加走近大众的生活。
    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与环境历经千年相互冲突融合的产物。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如此。由此可见,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离开当地环境的健康稳定而独立成长。目前我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以保证流域内居民的生存发展。同时,要继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例如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近年来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与当地的自然保护地政策相联合,在维护环境健康的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长和传承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最后,要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深度融合到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之中,与当地居民同发展、共进步,这样才能真正赋予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生机和活力,让其随着人类的延续而传承。
    (马明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玉馨,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