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路径的思考

时间:2021-07-15 09:02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田丰

字号:TT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是2019年在中央文明办的指导下成立的,目前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其实是党中央、国务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环境摆在全局工 作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的变化。尤其是最新提出的生 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众产品。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在推进生态文明环境治理的时候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随之也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的开展。结合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在去年所调研的17个省份,30多个县分享了我们调研的经验。
  通过对全国试点地区的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当中,最多的是养老关怀,然后是生态环境保护,有54.15%的居民愿意参加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令我们非常惊讶的是有39.33%的居民曾经参与过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个比例比我们想象中高很多,那是什么原因?经过分析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在百姓生活当中已经变得随处可见,很多老百姓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接触到生态文明。
  在浙江宁波,我们不仅看到一个美丽的城市,而且看到很多志愿者在随手的情况下就做了环境保护的活动。比如,他们随手捡起地上的烟头。在贵州龙里县,他们开展了村居环境整治活动。在村居环境整治的活动中,我亲眼看到一位60岁的大妈,一个人背着大概有100斤的麻袋从山上把破坏环境的物质背下来,非常令人感动。在内蒙古的阿尔山,成立了相应的志愿服务队,提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人居环境保护的生动局面。实际上这就意味着,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已经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反映出我们这些年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巨大变化。如果这个调查放在十年前做,我们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需求量比这个大很多。同时,我们志愿服务的组织方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二十年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最主要的组织方是专业的团队,但是在我们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比较多的地方可以看到,我们居民所在的社区村居委会已成为志愿服务的最主要组织方。这些组织方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已深入百姓生活当中,深入百姓社区当中,能够深度地参与到整个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关键要便利化,我们服务社会发展,要贴近百姓生活,要立足生活场景,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调研当中发现,老百姓比较欢迎的活动有公益植树造林等。公益植树造林在青少年的活动中和一些政府活动中比较常见,这些年也是大家非常欢迎的项目。村居环境的保护在我们很多农村地区,包括在扶贫乡村振兴的领域都有所表现,另外我们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也是百姓比较喜欢参与的活动。
  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建设一定要坚持制度化。所谓制度化一定是要找到核心的志愿团队、找到核心的志愿者。核心志愿者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有觉悟;二是有专长;三是有热情。同时我们生态文明志愿队伍的建设,要不断地推行各种机制和制度。比如有孵化机制、准入机制、激励机制、加入机制、退出机制,这样的制度建设才能保证队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我们调研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队伍缺少经费、缺少保障,队伍组织相对比较松散,缺乏强烈的战略意识,很多活动都是一次性活动,短期行为比较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保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在经费、人员、场地、安全等方面为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更多的保障。尤其是安全方面,还有很多牵扯到人身安全的问题,这方面我们提升保障能力,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