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4-15 15:41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杜宣逸?经雪?杨

字号:TT
       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在改善民生、优化水资源配置及促进南北方经济要素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工程量大面广,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分别从水量输出区(水源区)、输水通过区及水量输入区(受水区)三个视角,总结东、中线一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还未动工的西线工程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因工程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

       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和保障。我国地域辽阔,横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受自然地理及季风影响,整体呈现为夏汛冬枯、南多北少的特征,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现象在黄淮海流域最为典型。黄淮海流域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10年,黄淮海流域仅占全国总量7.2%的水资源哺育了当地约占全国35%的人口总数,同时创造了35%的国内生产总值,仅靠当地水资源已经不能支撑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水资源短缺带来的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甚至造成了地区人口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因此,通过跨流域调水实现水资源重新配置,改善缺水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分析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伟大构想,自此拉开了这一划时代工程的帷幕。在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规划研究,分别在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规划了3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的总体规划布局。3条调水线路既有各自供水目标和供水范围,又可以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已建成的中线、东线2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系,可基本覆盖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从此形成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社会效益方面

      南水北调通过水资源调配,发挥水资源战略配置作用,为北方缺水地区生产用水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拉动经济增长。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大建设工程,仅东、中线一期参加的建设单位就超过1000家,涉及众多上下游相关行业。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工程投资平均每年拉动我国GDP增长率提高约0.12个百分点。此外,工程对促进建设地区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增加了群众收入、激发了消费潜力,形成了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打破了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保障受水区生产用水,提高了潜在生产力,且受水区对用水总量进行控制,坚持“以水定产”,推动了地区由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及低端产业向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增强了发展新动能,促进受水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

       三是支撑南北经济要素流动循环。北方地区不仅是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与能源基地,同时是重要工业经济发展区,通过调水通道的建设及通航条件的改善,促进南北地区水资源、能源及粮食等要素流动循环,通过南北地区优势资源互补,支撑南北经济要素循环,推动了南北区域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南水北调工程增加了北方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沿线地区河湖实现生态补水,同时显著改善了地区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一是有效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南水北调工程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促使北方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由原先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转型,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通水后,通过合理调度向干涸的水体(如水渠、坑塘、河流等)补水,在补充河湖水量的同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二是受水区地下水位回升。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现象普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有效遏制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并通过灌溉入渗、人工回灌等方式进行生态补水,使得地下水水位回升。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调水工程改变了区域原有的水文情势,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生态环境势必受到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按输水线路的地理位置,将沿线分为三个区,即水量输出区、输水通过区、水量输入区,各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按照建设顺序,分别从东线、中线、西线工程进行综述。

       东线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出东平湖后“兵分两路”,一路输水北上穿越黄河到达鲁北,一路输水向东抵达胶东半岛,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截至2023年11月,累计从长江调出61.38亿立方米水资源。

       水量输出区方面,长江入海口年径流量较工程施工前显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长江泥沙淤积、航道淤塞。河口区咸潮入侵加剧,淡水水质受到冲击。部分耐受性较差的生物种群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受到一定影响。

       输水通过区方面,受益于“三先三后”原则,沿线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显著提升。通水工程对沿线河道清淤疏浚,增强了水体流动性;封堵整治沿河排污口,关停转移重污染企业,提升了水体水质;打通了部分防洪通道,增强了沿线地区防洪排涝的能力。但是,东线工程经过盐碱化严重的黄淮海低平原地区,因地下水抬升而加剧土壤盐碱化。湖岸带植物对水位变化敏感,湖泊水位变化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同时,水位影响底栖生物光照水平,改变栖息生境,造成部分河湖生态系统退化。水位抬升淹没一定范围陆域,陆生植物腐败造成局部水质下降,同时影响湿地鸟类栖息与觅食。

       水量输入区方面,通过调水充分置换出被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的生态用水,受水区的水域面积由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5万平方公里,进而提升了河湖水环境、水生态质量,修复了区域生态环境。受水区地势较低,地下径流缓慢,调水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超过其临界深度,水体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聚集,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通过实施生态补水,受水区蓄水湖泊的水位抬升,底层水温度降低,对部分鱼类繁殖产卵影响较大,直接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使其产卵量降低或是不产卵。此外还造成了生物入侵,以山东为例,一些水生动植物如水花生、双带缟鰕虎鱼等,随着南水进入山东境内,双带缟鰕虎鱼大量捕猎当地的鱼虾,造成当地生物量减少,破坏了受水区的生态系统。

       中线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途流经南阳、平顶山、许昌、焦作、郑州等14座大中城市,在郑州西下穿黄河,输水到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

       水量输出区方面,为使南水自流入京,丹江口水库大坝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导致水库上游淹没区面积增加,下泄生态流量减少,下游河段自净能力减弱,局部水质有所下降。淹没区土壤重金属释放到上覆水中,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同时,森林覆盖率下降及水土流失增强,导致库区周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高大坝致使水库水温分层现象更为显著、深层低温水量增加,向下游河段下泄低温水量随之增加,对下游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危害。汉江硅藻水华事件频发,对下游的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输水通过区方面,中线工程不仅为沿线地区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还通过置换水源及生态补水,使沿线50余条河流、湿地面积及水量显著增加,进而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水质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中线工程规模大、渠线长,为保障输送水质,沿线开展防护林及绿化工程建设,全线累计建设完成1200公里绿化生态带及6万余亩防护林,在保护水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构建了沿线的绿色输水长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输水距离过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存在环境问题及风险。工程沿线跨越多座桥梁,承载危化品的车辆经过桥梁存在泄漏污染水环境的风险;桥面上的粉尘、油污等污染物随着降雨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潜伏性污染。总干渠水深较浅,明渠输水光照条件好,局部水流缓慢区域会产生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沿程向北加剧。

       水量输入区方面,随着南水调入,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后,作为生态用水以补充河、湖、湿地水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及功能。但生态补水也增加了鱼类入侵的风险。如海河流域作为中线工程受水区,已有相关研究发现鱼类入侵现象极易在海河流域徒骇马颊河水系、漳卫南运河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河流发生,同时,评估表明调水区的大口鲇、丁鱥、陈氏新银鱼是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对受水区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西线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工程沿线涉及青藏高原、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质条件复杂脆弱、生态环境敏感、生物多样性丰富。工程规划调水量占调出区年径流量的40%,下泄流量减少,可能导致下游河道出现干涸断流、湿地面积萎缩及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工程穿越、占压部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坏生境的完整性,对动物的活动、觅食及繁殖产生阻隔影响,如川陕哲罗鲑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且目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由于施工造成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及阻断和隔绝鱼类的繁殖路线,川陕哲罗鲑将面临生存挑战。同时,由于区域地质条件脆弱,存在引发地震、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对策建议与展望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对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推动南北地区经济循环及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一要建立水质监测监控体系。合理设置在线监测点位,建立自动监测监控体系,时刻掌握输水水质情况,并制定针对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针对中高风险区域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安排专人日常巡查,及时上报巡查发现的问题,防止可能发生的偷排污水、倾倒废物及跨渠桥梁危化品运输泄漏等问题。

       二要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要加强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尤其是西线工程区域地质复杂、环境脆弱,分布着众多环境敏感区及自然保护区,需考虑工程可能存在的减少下游河流生态流量、占压或割裂自然保护区及降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问题;加强对潜在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应对举措,通过对生态系统最小的扰动及改变,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并统筹推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控制、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等;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恢复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

       三要建立生态效益评估体系,为后期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评估体系,通过评价认识到工程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规划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四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及核算方法,研究具有可行性的生态补偿方案,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调水区利益共享。要加大对水源区的生态补偿资金支持力度,明确补偿资金用于当地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杜宣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经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杨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