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盐城条子泥:候鸟已来,再创纪录

时间:2023-08-11 14:18来源: 中国环境APP作者:夏宁博 王田梅

字号:TT
       8月的条子泥湿地,一年一度的候鸟秋季迁徙拉开了帷幕。候鸟“先头部队”已抵达这个重要的“国际机场”,迁徙大军将陆续抵达,秋迁“航线”逐渐繁忙起来。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内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候鸟,它们成群结队、翩跹伴飞、悠闲觅食,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鸟类数量创单日最高纪录

       东亚一澳大利西亚上候鸟迁飞通道横跨22个国家,支持了超过250个种群、5000万只水鸟迁徙,包括鹤类、鸭类、雁类以及鸻鹬类水鸟。条子泥湿地位于这一通道的中心节点区域,拥有大规模的潮间带滩涂,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孕育了数百种底栖生物,为迁徙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是数百万只候鸟迁徙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条子泥湿地涨潮是海,落潮为滩。为了帮助来此觅食栖息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2020年,东台沿海经济区对海堤西侧一块720亩的鱼塘,采取塘底微地形改造、裸滩湿地恢复、人工调节水位等措施,营造鸟类生境,成功打造出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每逢涨潮就吸引大量水鸟来栖息,春秋迁徙季聚集的鸟类数量更多,单日最高吸引有8万多只水鸟。这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条子泥720”。


       在全球自然湿地丧失和退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条子泥720”作为候鸟高潮位栖息地的重要价值和标杆意义,受到国际鸟类保护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中国样本”。

       “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营造了3种生境:深水区、浅水区和光滩区。整个水体根据鸟类专家的建议,不定时进行更换。每年3月到10月迁徙季,鸟类比较密集,水更换频率会更高,同时调整栖息地坡形。”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姜文魁说。

       条子泥湿地作为黑嘴鸥种群全球三大繁殖地之一,为黑嘴鸥种群数量的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场地。“今年春节后,我们根据鸟类专家的建议,在黑嘴鸥原有繁殖地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500亩红蒿地,目前繁殖地总面积已达到3000亩。”姜文魁介绍,“现在繁殖地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黑嘴鸥前来繁殖。”

       8月4日,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与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前往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开始该调查点2023年秋迁的首次鸟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水鸟总数达11.3万只,创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设立以来鸟类数量单日最高纪录。

生态摄影师眼中的“湿地明星”

       目前,到达湿地的“先头部队”中,包括勺嘴鹬、小青脚鹬、黑脸琵鹭、白脸琵鹭、黑尾塍鹬、红腹滨鹬、大滨鹬、大杓鹬、白翅浮鸥等。其中,勺嘴鹬因其扁平如勺状的嘴而得名,略显呆萌的外表和极其濒危的数量让它成了当之无愧的“湿地明星”。

       “今年夏天,我们看到留在条子泥湿地度夏的有小青脚鹬、半蹼鹬,在720高潮位栖息地还发现了勺嘴鹬,还有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它们是从繁殖地迁徙过来的。”李东明高兴地介绍。

       现年60岁的李东明是一名生态摄影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勺子王”“鸟博士”。原本经营图片社生意的他,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后,成为条子泥湿地的一名鸟类调查员,开始用手中的镜头捕捉一只只精灵的风姿,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拍鸟13年,李东明最爱的候鸟就是勺嘴鹬。勺嘴鹬是极度濒危物种,因嘴巴形似汤勺而得名,全球记录仅有600多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拍摄量的积累,他越发了解到勺嘴鹬面临的困境,并义无反顾、执着追寻勺嘴鹬的脚步。

       作为长距离迁徙型候鸟,每年春天,在南方结束越冬的勺嘴鹬会在北迁途中匆匆经过沿海一带的湿地,其中有近200只左右会在条子泥湿地停留,停留数天即离开。7月起,不同批次的勺嘴鹬又将相继回到条子泥,为飞往南方做准备。“它们会在这里待两三个月,持续觅食增肥,确保有充足的能量飞到越冬地。”李东明说。


       条子泥湿地不仅是勺嘴鹬的“大食堂”,也是它们的“更衣室”,每年秋天,它们都要将红棕色繁殖羽换成更适合越冬的冬羽。等到霜降前后,它们会陆续飞往越冬地。

       早年间,附近的渔民不理解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李东明说:“十几年前,为了让渔网为鸟让路,我们没少和滩涂上的渔民吵架、打架。那时候他们不懂,张着渔网也是为了讨生活。但是现在,很多村民、干部都学会了辨鸟、护鸟。”

       从过客变常住,从短栖到筑巢,这几年,现身条子泥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条子泥湿地将会拥有更多的720高地

       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心节点、中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如今的条子泥湿地蜚声中外、头衔众多。


       “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条子泥湿地将会拥有更多的720高地。”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卫国告诉记者,湿地保护逐步迈向科学管护阶段,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湿地保护、湿地修复、鸟类迁徙等专题研究,全岸线推进互花米草整治和湿地修复,恢复条子泥沿海生物多样性。

       数台大型机械挥臂作业,远处一群麋鹿悠闲觅食,成群的鸟儿在水边嬉戏。这幅场景近日出现在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施工现场。

       据悉,这是我国首个在海岸带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保护范围内,总投资1.68亿元,覆盖面积1.9万亩,涉及岸线长度约6公里。

       “整个项目强调要基于自然的方式来完成施工,因此,施工过程始终贯穿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交上航局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项目负责人徐海兵说,“我们尽量做到不惊扰野生动物,不破坏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来恢复它的原生态。”

       “施工中,最大的难点是恢复生物群落以及防治互花米草。”姜文魁说,“这片区域除了形成淡水区、咸水区和咸淡水混合区,还要营造相应的生物群落。比如,咸水区将来要种上芦苇、碱蓬等耐盐植物,将其打造成适合不同野生动物栖息的湿地生境。”

       因为常年在湿地巡护,43岁的姜文魁皮肤被晒得黝黑。他所在的巡护“小分队”由12人组成,分成三班,日复一日沿着条子泥40公里长的海堤来回巡逻,捕捉湿地上可能威胁到鸟类、麋鹿等动物安全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条子泥湿地下大力气修复退化、旱化的海岸湿地,先后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27.6公里,建设生态廊道20公里,退渔还湿1.7万亩,累计修复湿地超6万亩。在千方百计给鸟让地、为鸟留食的同时,也为当地渔民水产养殖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只有生态变好了,鸟儿才会用脚‘投票’。我们将会持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加强候鸟迁飞区保护协同,开展湿地底栖生物及碳汇等方面研究,使条子泥这座鸟类的‘国际机场’容量更大,也更加宜居。”王卫国说。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